刘协提出了自已要去巡视领地。
主要是去西北方向。
“皇上,如今方兴未艾,时机还未成熟,再说羌族新附,并不安全,不如等个几年如何?”
荀彧这些年意气风发,大权在握,过得很舒坦,不过他是真的心系汉室,对如今的皇帝特别的满意,可不想他有半点闪失。
“荀爱卿安心,朕不说天下无敌,可这些年也没闲着,三五个毛贼是近不了身的。”
刘协想起了自已在庐江斗山匪时的英武形象,有些意犹未尽。
“陛下怎么能有亲历矢石的想法?想当年那江东孙策何等勇武,号称小霸王,战阵之上更是少有敌手,风光一时无两,结果呢?还不是被几个小毛贼轻取了性命。若陛下如此大意,那老臣拼死也不会让陛下远行。”
荀彧一看刘协这无所谓的态度,立马生气了。
“怎么会呢,我可不是那个二傻子,爱卿放心,保管万无一失”刘协还真要哄着这个老臣,要他撂挑子了,自已根本玩不转。
其实荀彧也心里清楚,这个皇帝表面看着不着调,其实心里主意正着呢,凡是他已经决定的事情,基本上没人能改变。
“陛下这次远行,看计划,时间上可能会很久,那谁来监国?”荀彧问道。
“几位贵妃吧,我合计了一下,由皇后牵头,蔡氏、大乔、吴氏,甄氏、郭氏、糜氏、卓氏、辛氏这九位贵妃组成一个临时内阁决策吧,当然,也都是你们大臣无法决断的事情,才需要她们。”
刘协说道,想也没想,因为这几位就是最喜欢处理政务的,也是他宫里小‘内’阁的核心成员。
“陛下英明”荀彧忍不住拍了个马屁,内心却是非常赞同的,如今后宫势力错综复杂,背后都有代表的庞大实力,而皇上刚才列出的妃子们,刚好就是各方的代表人物。
如此一来,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正常处理,极难徇私,皇上对制衡之道又更进一步了,荀彧甚感欣慰。
刘协哪里知道他的那些花花肠子,自已啥也没做,就是投其所好而已。
下朝后,荀彧还是私下里来找到了刘协。
“皇上,微臣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荀彧说道。
“哎呀,荀爱卿,咱俩谁跟谁,还能有不能说的话?”刘协赶忙说道。
“本来陛下春秋鼎盛,身体也强健,大臣们也不好说,但陛下既然这次打算远行,宫里总得也留个万全之策,是不是决定一下太子人选?”荀彧问道。
“要说朕现在的孩子里面,大的也有十来岁,但是荀爱卿,朕年轻力壮,太早立了太子,如果他迟迟不能继位,反而会生怨念,还不如等他们成年,再看他们的能力来决定”刘协说道。
“唉,自古长幼有序,尊卑有度,陛下不立嫡子,难道不怕将来事有不谐?”
荀彧问道,也只有这样的老臣敢直接说刘协了。
“嫡子不嫡子,并不重要,只要是朕亲生的。重要的是他能让这个天下平稳运转下去,王朝兴衰跟能力有关,跟长幼关系不大,坐在一个他没有能力驾驭的位子上,只会害了他。”
刘协悠悠说道。
“既然如此,老臣也不多言,可陛下您不是要出门吗?凡事不得多做一手准备吗?”
荀彧说道很委婉,那意思就是你要没了,谁做皇帝呀?
“荀爱卿宽心,朕已有准备”刘协说道。
他当然知道荀彧要他干什么了。
真的做了准备吗?
确实没错,哪天刘协到了严氏宫中,如今的严氏都要接近五荀了,但重视保养的她只是微微发福,徐娘半老的样子依然能吸引刘协,只是她自已让刘协来得少些而已。
她是宫中年纪最大的妃子,经历得多,见识得也多,重要的是心态非常平和。
刘协和她谈论起宫中那个孩子最机灵聪慧,两人找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甄宓的孩子刘睿,这个名字是刘协恶趣味下的结果,既然抢了曹睿的妈,那就还一个刘睿吧。
可能冥冥之中自有天定,甄宓的孩子注定要成为未来的王,这个刘睿不但表现的聪明伶俐,还有股沉稳大气的模样,就一个小大人。
智商、情商真的碾压同辈呀。
所以,刘协决定出游的时候,留了一封密诏在严氏这里,如果自已回不来,或出了意外,密诏里安排了一切后事。
刘协非常信任严氏,或许一种同龄人的感觉吧。
这次出去走走,既然大张旗鼓了,各方面的准备自然要齐全一些。
他又招了来情报头子李儒。
想了解一下,这三国没有内斗的两年,那几位大神都在干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