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烈日炎炎,天气燥热,一如即将生的大事一般令人窒息。
屠宰场中间的两根木柱上绑着两名大汉,旁边各站有一名持刀侍卫,刀刃在阳光的照射下出凛凛的白光。四周官兵林立,把屠宰场一层又一层的包围着,越来越多的群众聚拢过来,议论纷纷,有的面无表情,有的摇头叹息,有的开口咒骂。
弘历、杨兴道和其他县官等人坐在台上,韩琦英紧紧站在弘历身边贴身保护,众人看着下面聚集的人群,然而从中寻找不到一丝叛贼的蛛丝马迹。
蝉声聒噪,太阳炙烤着人群,不到一刻钟就是午时了,这时一名侍卫上前在弘历耳边嘀咕了一阵,便又匆匆离开了。
台下围观的群众开始骚动,似乎随时有人冲上前来救人。
突然,人群中挤出来一位老太太,被官兵拦在了看台前,老太太声嘶力竭的向台上喊:“阿壮,阿壮。。。。。。”
台上的一名叛贼犹如被电击一般,猛然抬头,回应道:“阿娘,你怎么来了,阿娘,快回去。”
老太太蹒跚的挤出人群,往屠宰场中间的台子上走去,表情十分痛苦,边走边说:“大人,大人,求求你放过我儿子吧”,还没走到台边,就被四周层层包围的官兵拦住了去路。
老太太往台上冲着弘历等人喊道:“大人,求求你,慈悲,放过我的儿吧,求求你”说完便放声大哭,还边哭边说:“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你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太婆,放过他吧。。。。。。”哭声凄惨,任谁听了都不禁动情心软,但是对于这些官兵来说,这种事情早已见惯不怪,老太太哭的越惨烈,他们心里反而越生厌恶,对老太太的言行就更恶劣。
杨兴道在台上看到这一幕,恐怕这老太太生出事端,若因此耽误了大事,若使得两个叛贼被救走,在四皇子面前绝是无法交代的,厉声喝道:“老太太,快住嘴,要不然你的老命也保不住了”。
那老太太不但不停止,哭声反而更重了,台上的汉子亦不停地嘶喊:“阿娘,快回去,阿娘,孩儿不孝,不能再照顾你了。”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围观的群众开始讨论不停,有的甚至大声咒骂,似乎只要有人大喝一声,人群就会奋起反击,涌上台阶,惩治恶官,救出叛民。
杨兴道气愤不已,怒道:“把这个老太太带下去。”两位官兵快步走到老太太身边,架起她正要往一边走去,这时弘历说道:“住手”。
弘历要将两个叛贼斩示众,其实本意并不是要杀两个叛贼。弘历奉旨平叛苗疆,早就决定安抚为主,武力为辅,苗人亦是大清的子民,不宜多添仇怨。况且一进平越县以来,当地的县官如何鱼肉百姓,欺压良民,弘历早就看在眼里,知道苗人造反,也是事出有因。
之所以要当众斩,一是为了要打压一下千苗寨嚣张的士气,二是若当众放了他们,还可以笼络民心,三是他料定叛贼会出其不意派人围攻和畅园,准备好高手等其自投罗网。这两个叛贼他原本就没想过要杀他们。是以见杨兴道要将老太太带走处置,便及时阻止。
两位官兵立即住手,退在一旁。老太太吓得惊魂未定,站在原地呜呜痛哭。在场的人群被哭声扰动,情绪更加躁动,气氛骤然紧张。
这时,又有一位侍卫匆匆跑上台来,在弘历耳边嘀咕了一阵,弘历听后点了点头,那位侍卫就退了下去。
杨兴道等人站在台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那位侍卫到底对四皇子说了什么,也不知四皇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迟迟不肯动手斩杀叛贼。
弘历站起身来说道:“现在是大清的江山,你们都是大清的子民,皇上心系苗族百姓,派我来体察慰问大家,大家如果有什么需求或不满可以跟我说,我会帮你们转达给皇上,朝廷给你们提供了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不好吗?可是就有一些人居心叵测,造谣生非,煽动苗民专与朝廷作对,已达到他们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你们受人蛊惑,朝廷不会怪你们,如果及时醒悟,还是会得到重用的。昨天本官刚到平越县这两个人就干了桩大事,把城西官府粮仓给烧了,按照大清律例这可是杀头掉脑袋的大罪,绝不容姑息。”弘历看了看在场围观的人群,顿了会继续说道:“不过,念在你们是初犯,我这次就饶恕你们,不再追究此事,但倘若有人真的目无王法,再胡乱滋事,定会秉公办理,什么人也救不了你。来人,把他们放了。”
话刚说完,杨兴道靠近旁来,表情紧张,轻声说道:“不能放了他们啊,四皇子,这不是纵虎归山吗?”弘历听后并没有看他,轻轻一抬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了。
杨兴道无奈的闭住了嘴巴,想要继续劝阻,却不敢再说。这时,两名侍卫已经解开了捆绑着两名叛贼的绳子,二人迅的冲下台去,一人消失在涌动的人群中,那名叫阿壮的汉子抱住已经哭不出声来的阿娘,二人竟然又呜呜的哭了起来。
人群渐渐的散了,弘历带领着众官兵打道回府,刚到和畅园门口,只见子诚匆匆的迎了出来,上前参拜,禀告到:“殿下,共有2o余人偷袭,抓住了六人,死了八人,逃走了六人,抓住的六名叛贼还请殿下落。”
杨兴道等人听后又是震惊又是害怕,他们没有想到叛贼竟然如此大胆,敢在这时候偷袭和畅园,更害怕万一损失惨重,定会遭四皇子责怪,一不小心脑袋不保也说不准。
弘历却很淡然的“嗯”了一声,平静的说了句:“进去看看再说”便往园中走去。众官员随着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惴惴不安的走进园中。
一进园后杨兴道四处张望,只见一切如故,看不出任何打斗过的痕迹,只不过园中站满了侍卫,都做仆人打扮,若不是熟识,还真误以为这些都是扫院浇菜的奴仆呢。穿过长廊,一进厅中,只见六名汉子由铁链牢牢捆绑,口中塞布,由六名侍卫压着站在厅中。
杨兴道提着的心渐渐的放了下来,知道人头暂时保住了,就来了兴致,仔细打量着这六名叛贼,只见前几个人穿着草鞋麻衣,衣衫简陋,高矮胖瘦,蓬头垢面,络腮胡须,各有姿态。
当看到最后一人时,眼前一亮,只见此人虽有铁链捆绑,仍身姿挺拔,昂头正色,一副凛然赴死的气势,杨兴道一见此人,面露喜色,不自禁的来到他面前上下打量,嘴里出“啧啧啧”的调戏声,心想往日欺侮,今日大仇终可得报。
他想的正得意忘形,突然意识到四皇子还在场,自己有点失态,忙退回四皇子旁边,抱拳一躬指着最后一人说道:“殿下,那人就是高表,叛贼的头目。就是他带领苗贼袭击官府,烧抢粮草,做尽了坏事。”说话时杨兴道咬牙切齿,恨不得立时将他碎尸万段。
杨兴道之所以如此痛恨高表,不仅是因为他是叛贼的头目,还因为他们之间早有恩怨纠葛。杨兴道是好色之徒,早就贪慕苗八妹的美貌,一次在外办事,现苗八妹的踪影,便派人跟踪,跟到荒芜人烟之处,准备动手,没想到四周涌出大批苗家寨弟子,带头者就是高表。
高表和八妹早就倾心暗许,哪里容得下别人再打八妹的主意,将杨兴道一阵侮辱和殴打,险些命丧当场,后来被他的两位贴身侍从带人所救。此后,杨兴道一直耿耿于怀,难出心中恶气。直到此时,高表被人擒获,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弘历仔细打量着高表,只见此人二十七八岁的年纪,身穿淡蓝色长衫,神情昂然,似乎确有领导者的风范。弘历走上前去说道:“你就是高表,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那苗王呢?今天可有光临敝府,如果你能邀请苗王前来一叙,我现在就可以放了你。”
高表哼了一声,不屑的说:“苗王是谁,是你这等俗人想见就见的吗。”
弘历不予理睬,继续说道:“煽动苗民,公然和朝廷作对,你不知道后果会如何吗?我见你才识胆色过人,如果能为朝廷效力,一定会委以重任。”高表面色凝重,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