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苏麻喇姑如何高兴,就是孝庄太后心里也是欢喜的。
她虽然对草原执念刻骨,但康熙到底是她一手带大的孙儿,她心里也是极为重视的,眼见日益生疏,心里也不是不难过,只是她习惯了刚硬执拗,又自持长辈身份,也拉不下脸来主动示好。
这次忍着心中厌恶,派人襄助佟妃安抚后宫,更多也是想创造一个破冰的契机。
年纪大了,便越发贪恋温情了。
“皇祖母,这个力道可还行?”康熙边给太皇太后捶着腿边问道。
他语带笑意,明显心情不错。
老实说,康熙伺候人的本事真不怎么样,锤的力道太轻,几乎和没锤一样。
但太皇太后还是乐呵呵的点头,笑问道:“皇上今日遇见什么高兴事儿了吗?哀家瞧着
皇上身上有股喜气。”
康熙兴致勃勃的捶着腿,闻言抬头道:“还是皇祖母了解孙儿,”他脸上露出笑容,“保成今早新背出了一首古诗,孙儿只教了他一次,他便记住了,可见天资聪明,孙儿心里着实高兴。”
太皇太后也露出惊喜:“当真?他才多大呀,竟有这般记忆,可真是皇上与社稷之福啊!”
康熙听得很是高兴,但还是谦虚道:“也不小了,再过两个月便满两岁了,他身为太子,自当要比别的皇子更勤勉些。”
“那还是个孩子呢,”太皇太后不赞同道:“皇上是三岁才启蒙的,也不要对太子过于苛求,孩子还小,养好身子骨最重要,学业什么的暂且放放也无妨。”
手臂垂的有些酸,康熙就把贵妃锤丢给一旁侍候的宫女,他自己换了一边坐下,说道:“孙儿自然是看重太子的,乾清宫日日都有太医问脉,以确保太子身体安康。”
“孙儿也是见太子学有余力,这才多教导了些,真正延请文武师傅,还是得等到太子六岁之后。”
听他说完,太皇太后这才又高兴起来,她连连点头说道:“是该如此,太子身份贵重,事关国祚,丁点马虎不得。”
“是,孙儿自当谨慎。”康熙笑吟吟道。
又询问太皇太后可喝过药,赞了屋内熏香,最后还亲手给孝庄太后剥了个柑橘。
皇上的孝顺之举,太皇太后一向都是安心受着,吃了两瓣
柑橘,就摆手道:“吃多了上火,不宜多用。”
康熙就自己吃了。
看了他一会儿,太皇太后问道:“大阿哥那边如何了?”
康熙回道:“孙儿前些日子出宫去明珠府上见了一面,纳喇氏养的仔细,大阿哥比在宫里还壮实了些,虎头虎脑的,是由明珠亲自启的蒙。”
太皇太后点头,“纳兰明珠的学识不错,也不算委屈了大阿哥。”
但她提起此事还有别的意思。
太皇太后拨动着手里的珠串,轻轻合了上眼,“哀家知道皇上思念仁孝皇后,爱重太子,但这次……”
“孙儿明白皇祖母的意思,”康熙心里对赫舍里家也不是没有不满。
但是……
“太子年幼,又失去了生母,孙儿若在此刻重惩赫舍里氏,无疑会让天下人以为太子地位不稳,眼下前线战事焦灼,孙儿也是不想再生变故。”
说一千道一万,到底还是心疼自己养着的太子。
太皇太后暗地里叹气。
皇贵妃暂且不说,只论太子和大阿哥,前者是刚满月就抱到乾清宫抚养,连开口说话都是皇上亲自教的。
而后者却养在南三所,只是每隔几日抱去乾清宫见一面,一次不到一个时辰。
不提身为皇帝,看重作为继承人的太子是理所应当的。
只说身为父亲,偏向于自己抚养的孩子,也是人之常情。
皇帝,也是人啊。
哎……
儿孙自有儿孙福吧,不管了。
……
康熙十五年六月。
乾清宫。
康熙
正在召见朝臣,仪敏就坐在内殿里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