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是一根腐木,是宋十安绝望之时的唯一抓住的东西,因此产生了错觉和短暂的依赖。她怎么就昏了头,相信了这美丽的肥皂泡,以至于为了他,耽误变更绵绵的籍契的时间,害她遭逢此难。
若绵绵因她的耽搁没入罪籍,她活着能庇护绵绵,可若她死了呢?即便攒到了足够的钱,或许连上门送柴、送米面粮油的人都不会再来,那绵绵要怎么办?
若当真害得绵绵到那般地步,她真的会想一头撞死自己!
离开青州
钱浅本以为,她可以凡事靠自己,活到死亡来临的那天,可她终究低估了人生艰难。
为今之计,她只能去求赵希林了。
钱大友活着时,与赵希林来往较多,逢年节时还会带着钱浅去赵府拜访。钱大友刚过世的那段时间,赵希林日日都来看她和姜婷,后来每年逢年过节都会来,也一再说过让她有任何事都可以去找他,但钱浅从未去过。
钱浅本不想欠任何人的情,并非单单指欠赵希林,她也不想欠钱大友太多。
毕竟钱大友活着时,她对他并不算十分亲近,也没为钱大友做过些什么。如今钱大友死了,利用赵希林的亏欠为自己谋求便利,实际还是在消耗钱大友的旧情,她实在做不到。
可如今她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
若说青州城可有与青州第一世家相提并论的势力,便是京都洛家在青州的话事人,赵希林了,青州各级官员,连同大小商贾们,都要尊称他一声赵把头。他一定有办法能救绵绵!
钱浅回家取了全部的银票,而后直奔赵希林家。
赵希林原本有事正打算出门,钱浅上前急急行礼:“赵伯父,请恕侄女儿唐突,有急事来求伯父相助!”
赵希林赶紧扶她,“小浅,如此着急,出了什么要紧事?”
钱浅一五一十说了情况,赵希林沉思良久。
钱浅递上一直抱着的木盒子,“伯父,我绝不能让绵绵入了罪籍!这是我全部的积蓄,足有百金,求伯父相助!”
赵希林按下她的木盒子,忍不住道:“小浅,伯父是真的不明白。你一再放弃大好前程,又为这样一个非亲非故、又性子怪异的孩子倾尽所有,你图个什么?”
钱浅神色有些落寞,又显苍凉,“侄女只是觉得世事无常,名利权势皆是虚妄,我只想好好珍惜眼前人。绵绵是我唯一的亲人了,求伯父帮我!”
赵希林推回钱浅的木盒子,“你先别急,把这些收好。我去找知府大人说说情况,询问看看,是否能有别的办法。”
钱浅满脸感激,“谢谢伯父!”
赵希林拍拍钱浅,对管家吩咐道:“管家,备礼!”
随后赵希林带她去了府衙,很快,知府大人给了个主意。
他叫钱浅在知府府衙登记变更籍契,日期签在三日前。以府衙检校文吏疏忽为由,以为钱浅、苏绵绵身籍均在青州府衙辖区内,未作细看便直接做了登记变更,疏忽了被领养人苏绵绵的身籍在县里。
然后知府衙门出具证文,证实变更手续已然完毕,因检校文吏疏漏,故移交苏绵绵辖区县衙再做整改补录。
这样一来,便是府衙检校文吏的错漏,只需对“犯错”的检校小吏稍加处罚以示惩戒,其余事宜由官府上下内部人员自行解决整理。苏绵绵在曾小娥判决书下发之前已做完变更,故无需受曾小娥所累,同入罪籍。
钱浅千恩万谢地谢过了知府大人,与检校文吏签好了登记变更。
赵希林得知钱浅要立即赶去郊县县衙,怕她遭受为难,“我与你同去,把事情落稳。”
路上,钱浅再次将钱匣子塞给赵希林,“伯父帮了我这么大忙,不知要搭多少银钱和人情。这些银钱请伯父一定收下,否则侄女实在过意不去。”
赵希林深深叹了口气,“你这孩子,性子也太要强了。伯父是看着你长大的,这么多年你难得向伯父开口,又何须如此见外?”
钱浅不知该怎么说,只好说:“那位检校文吏,任职期间出现如此‘疏漏’,想来要影响升迁的,总归要补偿人家些。”
赵希林叹气,再次推拒回去,双臂交叉靠着,闭上道:“那位检校文吏本就承了洛家的恩,十分乐意为我做点事。至于知府大人,商贾与官府之间可不止有纳税这点事,纠葛极深,也就没什么欠不欠人情一说,不必放在心上。”
钱浅见赵希林不想再说,只得闭上嘴。
女知县没想到钱浅这么快就一行人,身边还跟着赵希林。
她看着府衙的检校文吏办理好一应文书,还有知府大人亲笔签字的证明,脸上出现了一丝的不悦,却不好发作。
赵希林问:“知县大人是觉着,还有何欠缺的地方?”
女知县道:“不敢。赵把头亲自出面,还请动了知府大人,哪里还会有什么欠缺。本官这就命人去苏绵绵村中去请那位见证人来,补签个文书,便可整理造册了。”
赵希林看了眼天色,“既如此,赵某尚有要事要去处理,此间事便麻烦知县大人了。”
女知县颔首示意:“赵把头请便。”
赵希林转身欲走,突然想到什么,又停下来道:“我这侄女与我同乘一辆车而来。二人在此人生地不熟,还劳烦知县大人帮忙叫辆马车,将她们回青州城。”
女知县神色微变,却还是点了下头。
钱浅知道,赵希林并不是怕她和绵绵得走回青州城辛苦,而是看出了女知县对她行事有所不满,特意提点对方,他对这个侄女十分在意,警告对方不要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