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七零年代小寡妇 言九 > 155155(第2页)

155155(第2页)

“这国外的机器就是好,一会儿就把火腿肠生产好了,太快了,而且整条生产线不需要太多的人。”旁观的人忍不住感慨。

其他人可能只是看热闹,但对机械厂的人来说,这套生产线远远过他们厂子现有的技术水平。好几个技术员眼睛都看直了,舍不得挪眼。

向厂长更是感叹“余总,我算是明白你为什么要花大价钱让田主任出国了。这外国人生产的机器就是比咱们的好啊”

虽说他们也能将生产的步骤拆解开来,分成一个一

个的小环节,做出相应的小机器,一样能生产火腿肠,但这不一样的。

同样的机器,人家一小时生产的量能顶他们大半天的。而且中间不需要人工将材料搬运投放进其他机器,省却了好几个人工环节,不但节省了人力,而且减少了生产环节中原材料的浪费和污染。现在的生产线将材料丢进去,生产出来的就是火腿肠了,只要保证肉质干净,其他配料干净就行了。可要中间分成小环节加工,就避免不了手多次接触食材,更换容器等,相对来说还是大机器,程序化生产更卫生。

余思雅点头“是啊,就是机器贵了点。接下来就看田主任什么时候能够仿造这个机器了,等你们将火腿肠生产线国产化,第一批先给我们厂。”

向厂长笑呵呵地说“这是当然。以后学习、研这款机器还少不得要到你们厂子里来学习参观呢,余总多帮帮忙啊”

“这是自然。”余思雅回头,跟向厂长相视一笑。

说话的时间,火腿肠冷却了,林红旗带着人抱着一筐火腿肠过来,挨个每人一根“请领导们尝尝我们的新品猪肉火腿肠,给咱们提提意见。”

这是第一批用进口的机器生产的猪肉火腿肠,非常有意义,在座的领导、职工们都剥开了火腿肠的外衣,放进嘴里咬了一口。

向厂长第一个说道“这猪肉的火腿肠果然比鸭肉的好吃,味道鲜美有弹性,肉太嫩了”

在这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火腿肠给人带来的味蕾冲击远想象。

“好吃,比我老娘做的红烧肉都香”一个老师傅吞下了嘴里的火腿肠,剩下的舍不得吃了,将塑料纸扯上去,重新包好火腿肠,准备带回去给家里人也尝尝。

跟他一样想法的人不少。物质的贫穷让大家对各种食物特别珍惜,在外面吃到点什么好吃的都会想着带回去给家里人尝鲜。

余思雅见到这一幕,轻轻冲林红旗招了招手,然后附在她耳朵边低语了两句。

林红旗马上带着工人将刚生产的火腿肠用纸包了起来,两根一包,上面用绳子捆着。

等大家走的时候,

她端着包好的火腿肠笑盈盈地送客,每人一份“这位同志辛苦了。咱们厂子里生产的第一批火腿肠请大家带回去尝个鲜,要是觉得好吃,等我们正式推出清河火腿肠,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她话说得好听,每个人都有一份,量也不大,价格不贵,拿了也没心理负担。见大部分人都拿了,哪怕有不好意思的也跟着将火腿肠接了过去。

等将客人都送走后,余思雅回到了厂子里,看了一下机器,对林红旗说“你尽快将工人都招齐上岗,这边加工厂先安装这四台生产线。对面那边空的车间,再从省城机械厂买几十套机器回来,也生产火腿肠,争取下个月咱们的火腿肠就能出现在货架上”

四台生产线的效率虽然高,但还是太少了。这机器具体怎么操作,有什么注意事项,还得等田主任过来再说。

次日,省报和省电视台都先后报道了清河鸭集团从日本引进了全新的火腿肠生产线,并准备生产含猪肉量达到85的清河火腿肠。新闻还配了图片,漂亮的新机器和鲜红色的火腿肠,给人印象深刻。

这个新闻在省城引起了不小的议论声,清河鸭的鸭肉火腿肠大家都尝过了,这猪肉听说更好吃,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余思雅没管旁人的热议,她还要跟田主任单独谈谈,昨天人太多,事情太赶,都没能坐下来跟田主任好好谈谈。

虽然出国大半年,但回来后田主任并没有休息,次日又带着技术人员到清河鸭来装余下的三台生产线。

花了一天半才将生产线都安装完成,接下来还有调试、保养等等工作,都需要田主任教职工们。

可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余思雅给田主任提议“田主任,能不能出一个小册子,印刷一百份,放在厂子里,让职工们自己学习。等他们看完了册子上的操作要领,再麻烦你来亲自教他们一次”

田主任对这些机器宝贝着呢,生怕职工不会操作弄坏了机器,当然答应“行,等你们安排好了叫我。”

“谢谢田主任。”余思雅感激

地说,“这次辛苦了,让你为咱们的机器跑上跑下。”

田主任摆手,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余思雅“不用客气,我也学到了很多技术。余总,这是所有的花销,账目都在这里,请你核对。购买机器和运送回国后,账上还剩了四万多美元,也一并在这里了,你过目。”

余思雅接过厚厚的信封,看到了各种相关的票据。她收了起来“好,麻烦田主任了,这些材料我回头交给财务做账。对了,田主任,其他的几台机器,安装也这么麻烦吗”

田主任点头“对,主要是大家都不熟悉,而且这些机器很贵,要小心一点,所以安装也比较慢。不过这也有个好处,在安装的过程中,我可以带着他们熟悉一下机器的构造,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这样啊,我们本来计划将饲料生产的机器分成两份,红云公社的厂子和宜市分厂各安装三台。但照你这么说,还是安装在一个厂子比较好了”余思雅询问道。

田主任听后赞同地说“这批机器就安装在红云公社的厂子吧,比较近,以后我们的技术人员肯定要经常过去观察这些机器,这样比较方便。而且也比较方便维护、修理机器。”

这倒是,运回来的机器说明书都是日语的,一般人也看不懂。前期出了什么故障肯定还得麻烦田主任,在宜市太远了,田主任跑一趟也不方便。

余思雅略一思考后就明白田主任这个考量更好“那我们听田主任的,六套饲料生产线就先安置在红云公社的饲料厂。只是当初答应了宜市分厂要给他们几台机器的,这下要食言了,田主任,咱们宜市的厂子能不能用上好机器就要靠你们了。”

田主任笑着说“我尽量。”

他这次带了不少的资料和书籍回来,已经跟向厂长商量过了,组织厂子里的技术骨干们一起学习这些资料,然后以他为组长,组织起一批技术人员,专门攻克清河鸭这次买回来的两个型号的机器。

因为他在日本有经验,而且这两款机器主要是程序比

较繁多,原理其实并不算特别难,也没有太高深的技术,就是很多细枝末节的地方让人特别头痛。

等将六套饲料生产机安置在清河饲料厂后,并给相关的操作人员讲解了机器的日常维护和一些简单的故障排除后,田主任就带队开始研究复制这两款机器。

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他们先试图照着这两款机器先生产各种零部件,然后拼装,找出问题,反复修正再重复,如此反复一步一步地攻克各种技术难关。

目前国内的工业实在是太落后了,很多配套的零件都没有,需要自己联系厂商单独生产,所以进度非常缓慢。

余思雅看了几次之后就知道,短期内别想机械厂能够拆解复制日本的这两个型号的机器并量产,让厂子大规模用上这些机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