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挥了挥手,示意幕僚赶快去带吕兖来见他。
可两人甫一从偏堂回到官廨,却见其内已空空如也,余仲方才坐着的位子,也仅有一盏饮尽的茶杯,位子上毫无人影。
幕僚顿时头皮发麻起来,急的都已有些变音,向门口的侍卫叱声发问:“余仲何在?!”
“您、您方才与李公进去后……余都校就离去了……”侍卫一脸茫然,却不知这幕僚为何会叱他。
“要遭!”幕僚脸色顿时煞白,慌忙看向李振:“李公……”
李振则只是沉着脸,冷静道:“传令禁军,速速向西城集结。”
但就在这时候,外间却又忽地传来了急急的脚步声。
“李公、李公!乱军攻城了!”
随着声音愈来愈乱,传进来的人声越来越密,李振的脸上终于闪过一丝惊惧。
亦在同时,他也突然想起。
如果他猜的不错,在洛阳兵变的主导者若真是萧砚,彼时其在梁军基本毫无根基,却能操纵数千禁军奔走。而在如今当下,其或许真能操纵二十余万人……
对了,萧砚投梁时的身份,是前唐不良人的校尉……
也就是说,萧砚手中必然有一股整个朝廷都不知晓的势力可供他操控,而凭借着这股势力,他或许真能操纵这整?河北乱局。
李振倏的悚然,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但愈是深思,脑袋却又愈是乱成一团糨糊。
他想不通,萧砚如果已有如此本事,何至于再为朱梁朝廷效力?若真想一心向唐,明明其自据河北几已足够了啊……
他充耳不闻外界的纷乱,兀自在原地来回踱步,一道思路却是突然完整了起来。
现下观之,这萧砚的野心必然是盛之又盛,但其却连偌大一个河北都不看在眼里,反而是一定要投效大梁,纵使是被他逼走也甘愿忍受。
弃河北而为朱梁朝廷效力……
此子,或许为的就是朝廷……
李振背上生寒,若换这个角度来想,萧砚的一切动机也就清晰了。
挑起河北乱事,正好助其在暗地里掌控住河北,让朝廷的一根针都扎不进来,只要乱军一直在,河北降军也就一直不得被轻易动弹。朝廷也就需要一直仰仗着河北降军,若真就轻易动了河北降军,除非汴梁禁军尽出,不然河北必然是会一直乱下去的,割了一茬还会冒出一茬,彼时就算把河北纳入王土,反而是分散了汴梁禁军的实力。
朱温为何会做梦都想要河北?还不是凭借河北之力又可供养数万大军,可若是取了河北后,反而还需要遣大部分汴梁禁军镇守,彼时河北内乱不止,中原又空虚无兵,意义又在何处?
念头通达后,李振终于明白了。
他自问与萧砚的矛盾并不算特别突出,还犯不着一定要被萧砚赶尽杀绝的地步,可偏偏就是被萧砚操纵乱军围在了幽州。
为何?
李振猜想,或许正是因为他来了幽州,乱了萧砚的布局、坏了萧砚的大事!
这竖子!
李振不由冷笑,他自知洞悉了萧砚的全部心思,自然已是不惧,萧砚若真是图谋甚大,绝不会让乱军这般快就破了幽州,不然届时不但入了城的乱军不好控制,且没了他李振在这幽州吸引火力,萧砚又如何在暗地里进行布置?真当朝廷大军是摆设不成?
若破了幽州,事情可就不一般了。河北降军也就在明面上彻底成了乱军的人马,萧砚后面纵使有什么布置,也决然没有了名义!
想到此处,他便不慌不忙的向左右吩咐。
“遣人向定霸都下令,幽州自有禁军戍守,乱军既然攻城,他们便当继续驻于城外,恪守大营,切勿让乱军得了机会趁势随其一并入城。”
幕僚变了变脸色,低声提醒道:“李公,那余仲心怀贰心,岂能认命?”
“无妨,老夫有数。”李振轻描淡写的摆手,进而又向一人吩咐:“对了,老夫知定霸都悍勇,给定霸都余都校传令。幽州老夫守得住,这乱军形如流寇,定霸都当可趁机出城野战,取这围城之战的首胜尔!如若不从,误了老夫战机,当军法处置!”
();() 幕僚再次变色,他怀疑李振是否是疯了不成?定霸都早先本就不肯出城野战,在此关头,怎会听命?
李振却不管不顾,只是催着信使快去传令。
待信使匆匆而去,他便捋须发笑,对着有些慌乱的幕僚出声。
“你和吕兖都已是杞人忧天了,这萧砚若真想以梁臣之身执掌河北降军,焉能让定霸都失了大义?如果定霸都真如卢龙军一样反了,便是没了大义,而萧砚身为梁臣,又如何能够执掌定霸都?他既然向对朝廷演戏,自会演到底,若没有他的吩咐,余仲焉能反?
可若余仲胆敢不尊军令,老夫自可以军法剥了他的官身,将他打为一介兵卒!不管定霸都认不认,老夫名义上都有这个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