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大唐之我被李世民点名了 > 第19章 胄胄我呀要当谗臣(第1页)

第19章 胄胄我呀要当谗臣(第1页)

李世民轻置茶盏,目光再次缓缓扫过殿下的群臣。

“诸位爱卿,何故欲言又止,莫非各有难言之隐?”

“各地官员,有何困难,皆可呈于朕前。”

“你们回来一次不容易,趁此良机,一并梳理。”

“错失今日大朝,便要再等三月之久,望诸卿勿再迟疑,速速道来。”

各地的官员见陛下提及他们地方政务,莫不心存感激,互相商议一阵,推举出一个代表。

’微臣江南道临安县令赵毅,参见陛下。‘

赵毅上前行了一礼才缓缓开口。

陛下圣明,微臣承蒙诸位同僚厚爱,得此殊荣,代表各地呈上困扰我们的难题。

还有三月就要入冬,百姓御寒之物仍旧是柳絮,芦苇等物填充制作。

虽能稍挡风霜,却难抵严寒。

寒潮来袭,不少百姓冻毙于室。

下官看在眼里却毫无办法。

其次百姓取暖之物实在匮乏。木炭作为冬日取暖之物,其价高昂,非寻常百姓所能轻易承受。

即便退而求其,以木材取暖,亦难以支撑漫长冬日之需,无数家庭因此饱受严寒之苦。

遂下官斗胆,恳请陛下与朝中诸位大臣群策群力,替下官们想个万全的法子。

我等实在有心无力,看在眼里,实则其痛在心。

赵毅说完对着四周鞠了一躬,便退到了一侧等待。

静,朝堂落针可闻,李世民斜靠在龙椅看着下面的群臣。

除了房玄龄等人是自己做秦王时候的近臣。

其余皆是父皇为了恶心自己,故意将一些才疏之流升至高位。

出了争名夺利,却无其余建树。

故而赵毅提出千百年的难题。

看似求助,实则挖苦讽刺,

是对朝堂风气无声的控诉。

“怎么都闭口不言了,可有良策献上?”

‘陛下,赵大人所言极是,百姓之苦,我等岂能不知?

但自古以来,百姓皆是如此过冬,此乃天命所归,非人力所能轻易改变。’

‘是啊,陛下。’

‘国库空虚已久,前些年又连年征战。’

‘如今又起了旱灾,蝗灾,我们捉襟见肘啊!’

‘巧妇无米,也难下锅呀!’

李世民看着两个言官故左而言他的腔调都气笑了,什么意思,这锅还得是我背。

冲着汉东郡公陈叔达努了努嘴,示意对方严加管教。

可谁知杜如晦走了出来。

‘你们两个放屁!’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本官看你们是久居庙堂不知民间疾苦,满脑子的猪油糊住了心智。’

‘身为官员不重视百姓疾苦,只会沉溺于权斗。’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本官劝你们多效仿先贤,亲自去体验,观察,寻访。

不要只会摇唇鼓舌。’

杜如晦的话让在场的很多人都深以为然,但是却不敢有所表示。

刚刚发言的两个人都是汉东郡公陈叔达的手下,也算是最早一批投靠李渊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此刻站出来就是有为这些老臣开脱的打算。

可不会有人站出来做出头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