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总是用橡皮来回搓自己手背、搓出皴来才罢休的小胖子。他扭捏的模样和眼前男人口是心非的表情,几乎完全重迭。
唯一的区别,是对方比那个小胖子,藏得更好、更深。
他的神色总是闲散而淡,又比别人多了一丝锋芒。
小女孩似乎联想到了什么。
她凑近了,指着男人的鼻子、质问出声:
“你是不是,认识前头那个没素质的女的啊?”
也是意料之中地,男人淡淡地、又把她的手指弹了回去。
“小居士,佛门圣地。口乃心之门户,口闭心沉。”
他额上的青筋跳了一跳,很克制地:“止语。”
于是,刚恢复片刻寂静的山头,又传来一声尖利、愤怒的童音。
毫不客气、连名带姓地:
“季庭柯,你休想再骗小孩了!大师父说了,只有礼佛、讲经、吃饭的时候才需要止语!”
45小师兄
这一声“季庭柯”,借着罗敷干吼的绕梁余音,也传到了前头斋堂、布粥居士的耳朵里。
对方吓了一跳。
手一哆嗦,铁勺都跟着掉进了深窄的粥桶。
一滴粥汤溅t到了罗敷的脸上,她伸手、用指腹抹去了。
女人的目光追随着餐盘里、小花卷上沁着的葱油,她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
更像是,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
倒是同行的学生一队中,给过罗敷一支葡萄糖的女生端着粥碗走近了、连比划带模拟口型地告诉她:
居士们说,吃完了要记得自己洗碗。
对方显而易见地不敢发出丝毫声音,一手还指着斋堂里、墙壁上写着的:
“止语”二字。
当天夜里,作为四周没有遮挡物的最高台顶,山涧的风毫无遮拦地鼓动、呜咽。像是香客被噤声、“止语”后从喉间憋出来的凄厉诉状,间隙传来低低的佛告声。
在望海寺、在东台顶,三千世界的菩萨都在喃喃低语。
罗敷只在那低语间隙,匆匆眯了一小会儿。
次日,女人从通铺上爬起来、连眼下都蓄了一小簇阴影。
与之对比强烈的,是那一群兴奋得几乎整夜没睡的学生。
他们花小钱,从台化镇本地人那里租了军大衣。裹着厚厚、笨重的外套,清晨的第一缕日光洒在高山草甸、牛和马的背上,倾泄在他们年轻的脸庞上。
他们细密交谈,压抑着、小声为眼前的日出而尖叫。
罗敷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
为了躲开嘈杂,她主动避到了更僻静的望海寺院墙之内。
匆匆休整一夜,让女人的嘴巴在张合间,高反的负面影响弱化了几分。
她终于有精力,去打量寺内那座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的“石砌覆钵塔”。
石砌覆钵塔,又称“笠子塔”。
该塔的塔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束腰刻佛莲;瓮形塔身,正南开龛,相轮剎身、无华盖。
而在塔身之下,镶着一口由红漆刷满的“功德箱”。一旁的红木几上侧卧睡佛,菩萨肘下枕着的地方,被香客们自发地塞满了供果。
有一角西瓜、苹果、梨子,还有山间的野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