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朱元璋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双手高举厚实的牛皮文书筒,“陛下,此乃八百里加急文书筒。”
文书筒被侍从拿给朱元璋后,还未等朱元璋开口询问岭北大捷的细节。
信使从怀中,小心捧出一个铁盒。
“陛下,此乃北元皇宫中搜出,传国玉玺!”
“什么!”
刚准备让人用刀揭开封漆牛皮筒的朱元璋,怀疑自己听错了。
“真的是传国玉玺?”
也不等侍从接过来,朱元璋直接拿过铁盒。
掀开盖子,内里铺垫着一层层的丝绸。
揭开包裹成一团的丝绸,其中是一方玉玺。
一角用黄金修补过,个头并不大。
侧面、上方,都有过雕琢再抹去的痕迹。
朱元璋在马皇后的严厉教导后,如今也熟读史书。
这方玉玺的样貌,确实同史书记载,别无二致。
八百里加急信使在前,老朱直接问道:
“此玉玺是如何得来,细细说来,不容有一丝遗漏。”
信使之前就和徐达说过一次玉玺的来历。
再说一遍,自然不会出错。
从和林城外遭遇扩廓帖木儿十万大军说起,一直说到北元皇帝驾车北逃。
“秦王亲口所说,此玉玺真假难料,为今最重要之事,还是追击元帝,消灭残元!”
信使回忆着半月之前的那一天。
“哈哈哈,不愧是咱的儿子!”
朱元璋放下传国玉玺后,笑着道:
“樉儿类我!”
如此“子类父”的话语,引起胡惟庸和李善长的警觉。
自古以来,这样说的帝王,几乎都动过重立太子的想法。
朱标为人儒雅,在大家心中,都是更好的二代皇帝人选。
秦王放荡不羁,动辄殴打官员,文官几乎没人希望他上位。
然而,秦王如今手握重兵,大军更是能够横扫岭北。
可谓是兵强马壮。
若是皇上有意立秦王为太子,即使群臣反对。
秦王也能有理由,带兵回京。
这是否会造成刚刚安稳下来的大明,又来一场藩王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