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皇权是啥 > 两宋与奸臣外国共天下(第4页)

两宋与奸臣外国共天下(第4页)

这一个大奸臣的背后,是风雨飘摇的江山。原本为忠臣的秦桧一步一步走向沉沦,这背后还牵扯着大量政治丑闻。

(一)我本忠臣

靖康元年,金兵攻汴京,遣使求三镇,桧上兵机四事:一言金人要请无厌,乞止许燕山一路;二言金人狙诈,守御不可缓;三乞集百官详议,择其当者载之誓书;四乞馆金使于外,不可令入门及引上殿。不报。除职方员外郎。寻属张邦昌为干当公事,桧言:“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三上章辞,许之。

——《宋史·秦桧传》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围困汴京,派使向宋室索求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秦桧当时在朝任职,立马上书劝阻,并没有得到答复。

不久之后秦桧却接到任命,朝廷命其为干当公事,隶属河北割地使张邦昌。秦桧认为此职专为割地求和,有违自己的主张,三上奏折辞职,坚决不干这种丧权辱国的事。

钦宗架不住他的再三请求,只得暂时同意。

过了一段时间,宋钦宗还是想着割地息兵。秦桧不想去,宋钦宗还偏要让他去,于是召来秦桧让其前去谈判。

钦宗即位,议割三镇,命瑀往河东,秦桧往河中。瑀奏:“臣愿奉使,不愿割地。”

——《宋史·程瑀传》

宋钦宗任命秦桧、程瑀为割地使,护送肃王赵枢出使金营,前去谈判。秦桧和程瑀两个人本身都反对割地,虽是奉令前往割地求和,心里的底线仅为燕山一路,而非商议的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金使大怒,把赵枢扣留了下来。秦桧、程瑀只能回朝。宋朝又派出王云、李若水前去谈判,得到的是同样的结果——不割地就攻打汴京。

朝廷之内化作两派,主张割地和反对割地。此时秦桧仍旧不改初衷。

闰十一月,汴京失守,徽、钦二帝被抓到了金营。

靖康二年二月,莫俦、吴千干从金营回来,传金元帅之命要推立张邦昌为帝。原本反对割地求和的秦桧看到当下局势,这宋室都要易姓了,还管什么割地不割地啊,保住赵姓天下再说。于是秦桧冒死写信向金元帅上谏,使劲儿黑张邦昌。于是秦桧也被抓到金营,跟随徽、钦二帝辗转于燕山、韩州之地。

同年五月,宋徽宗的儿子赵构在应天府建立政府,史称南宋。

徽宗得到消息后,第一个屈服,向金人摇尾乞怜,表示愿派人通知儿子赵构,愿意子子孙孙永远奉金为正朔,并向金纳贡。

于是秦桧尾随在皇帝身后,帮着徽宗周旋于金人之间,用重贿打通层层关卡,才把徽宗的信送到了金帅完颜宗翰手里。

同时秦桧利用自己对本国的熟悉,当起了挞懒的“参谋军事”,深得金朝大将信任,终于获得重归中原的机会。

这次回国,秦桧是带着怎样的目的?他究竟是一步一步身不由己地走向卖国之路,还是已然成了宋金两朝之间的双面间谍?

(二)翻身之路

靖康之耻、双王被擒,秦桧跟着徽宗乞怜于金,终于得到重归故里的机会。于是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十月,秦桧领着家眷离开金营,返回行都临安。

百官皆疑,这秦桧能耐真大,居然毫发无损地回来了。虽然秦桧说自己杀了监视自己的金兵,抢了小船才逃回,但没有几个人相信。宰相范宗尹、枢密院李回与秦桧关系要好,竭力保荐他的忠心。

秦桧此次重回朝廷,便开启了他的腹黑之路。

第一步,取得高宗信任,稳定朝中地位。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二月,秦桧提议:“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此策一出,恰中高宗心思,秦桧被升任为参知政事。

宰相范宗尹建议讨论徽宗崇宁、大观以来朝廷滥赏之事。本来念在旧交秦桧是站在范宗尹这边的,但高宗对此事坚决反对,秦桧于是就附和高宗,并以此为由竭力排挤范宗尹。

同年七月,范宗尹因此事被罢相,秦桧逮住机会扬言:“我有二策,可耸动天下。”但以没有宰相为由不说!

到了九月,秦桧拜相。没想到突然出了个绊脚石,先前被罢免的吕颐浩二度拜相,与秦桧共掌朝政。

高宗诏命吕颐浩专管军旅,秦桧专管政务。吕颐浩遂在镇江建造都督府。两人互相看不顺眼,都谋划着打击对方。

秦桧此时的政治权谋还是嫩了点,党羽还是弱了点。吕颐浩利用朱胜非为助,任命黄龟年为殿中侍御史、刘棐为右司谏,此乃吕党,主动向秦桧发动出击。

黄龟年弹劾秦桧专主和议,结党专权,不会长久,并把秦桧比作王莽、董卓。

秦桧果断接招,立马擢用胡安国、张焘、程瑀等名人,委以要职,以图排挤吕颐浩。

两党掐得你死我活。秦桧没想到回朝之时提下的策略成了吕党攻讦他的把柄。高宗听从吕颐浩之言后大怒,对人说:“秦桧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是北人,将归哪儿?他说为相数月,可耸动天下,朕至今也没看到。”

祸不单行,绍兴三年,韩肖胄等出使金朝回来,金使李永寿、王翊一同来,要求归还所有金朝俘虏。有人前去问金使秦桧如何返朝的,结果金使的回复与秦桧先前言论吻合,于是有人借此抨击秦桧与金人共谋。

于是高宗果断罢免秦桧,还张榜公告,以示不再复用!

第二步,重回朝野。

绍兴七年正月,何藓出使金国返回,带回徽宗及显肃皇后死讯。高宗悲痛大哭,隔着重重山峦,重礼发丧,当天任命秦桧为枢密使,地位仅次于抗战派的宰相张浚。

秦桧终于重得高宗信任,当务之急就是要重归相位,排挤掉张浚。于是他给张浚挖了个大坑。

本来“藕塘大捷”之后,高宗决定授予岳飞对全国大部分军队的指挥权。秦桧看准张浚志大才疏,自命不凡,不满于兼空头都督,便对其进行煽动。两人共同说服宋高宗,不让岳飞掌握太大的兵柄,以免功盖天下,威略震主。

其实秦桧的目的并不是针对岳飞,他的目标是让张浚出纰漏好把他排挤下台。

结果导致了南宋史上最让人扼腕长叹的“淮西兵变”,张浚不得不引咎下台。此事秦桧也是祸首,却处处把张浚推在第一线,自己深藏幕后,毫发无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