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真是厌烦了李全氏,阴阳怪气不说,好像她十恶不赦似的。
如果可以,温暖真想把那几碗汤抠出来。
她看李禄父子三人的面子,李周氏母女对她也挺好的。
温暖想起李王氏说的那句话:“斗米恩,升米仇。”
真心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这也怪自己行事不严谨。
如果不是有李王氏教导,温暖估计是自己最后也落不下一句好。
温暖对人好,并不需要人家回报什么,她是遵从本心。
无愧于人,无愧于心。她最不耐烦应付那些言语试探,
李张氏不再推辞,她知道妹妹脾气,伸手接过给枨儿戴上了。
温暖逗弄了一下枨儿,出去帮大嫂忙去了。
午时初,村里关系好的,平时走的近的,急匆匆的赶过来了。
虽然不舍的这点功夫,但不能总顾的挣钱,没有人情往来了。
李梁因为和李长青一起送药,有了交情,也拿了礼物来祝贺。
午时三刻,李张氏的父母和哥哥嫂子们,领着孩子。
还有姐姐领着几个外甥浩浩荡荡的进了家。
天虽然说有些凉,但也没办法,只能在院子里支桌待客了。
李长亮招呼着张父和张家哥哥都落座。
李王氏招呼着亲家母,张家嫂子和姐姐进了张氏房间里,单独的说话。
“妹子,你倒瞒的严实,这孩子满月了才。。。哎呀,这是什么?银项圈?
妹子,我只听说你们村都因为挖草药财了,看来是真的。
你也是,你不方便回去,让姑爷回去教教我们也行啊。
我们也挣些钱,给孩子们添身衣服。
你大侄都十五了,眼看要议亲了。”
张家二嫂也满眼斥责的看着小姑子。
张家大姐弱弱的说:“弟,弟妹,妹妹是为人媳妇儿的,哪有,哪有时间。。”
“大姑子你这话,小姑子不和我们说也就罢了,怎么也不和你说?
你们可是一根肠子里出来的。
你整天过的苦哈哈的,你婆婆这回怎么舍得让你出来了?”
张家大姐满脸苦色,枯瘦干瘪的手不知道放哪里才好。
张氏看两位嫂子进门就突突的一阵轰。
她是家里最小,在家里时没少被两个嫂子欺负。
父母但凡为她说一句话,她俩就统一战线,夹枪带棒的。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人,两个哥哥也老实,管束不住嫂子。
“大嫂二嫂,饭菜做好了,先用饭吧。”
张家大嫂二嫂早被一阵儿一阵儿的香味儿勾的不行了。
两个人转身出了屋子,张家大姐慈爱的看着这个小时候像尾巴一样跟着她的妹妹。
现在也是三个孩子的娘了,能看出来妹妹生活的很舒心。
身上的衣服一个补丁也没有,脸色红润,身体丰腴。
妹妹过的好,她也高兴,不像自己,因为只生了三个女儿,没生儿子。
丈夫拳打脚踢是家常,婆婆每天漫骂是便饭。
三个孩子跟着她也没落到好,整天干不完的活,还不让吃饱。
大女儿都十六岁了,身上就没穿过一次新衣服。
因为长期吃不饱,长的就像是十三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