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宋诚粗暴的国政立刻引起了吐蕃各地领主们的群体反叛。
他们声称,宋诚是比达磨更加昏庸残暴的君主。
那个什么颜无双,是比国师次仁达旺更加可怕的妖妃!一口就能吃掉一百个活人,还是不吐骨头的那种。。。。。。
贵族僧侣们,靠骗,靠煽动,纠结了数十万大军来跟宋诚的军队较量。
其后果可想而知。
之前,他们占据气候和补给的优势,中原王朝根本奈何不了他们。
现在,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了,尤其是宋诚的后膛炮也装备了军队,“众生平等”器的加持下,抹平了一切争议和不服。
仅一个月的时间内,宋诚就将吐蕃各地的领主全部消灭,然后在当地开奴隶诉苦大会,一笔笔一桩桩,全部给他们整理清楚,统计明白。
然后,宋诚将所有该处以极刑的人,全部都拉到了吐蕃的国都,准备公开处决。
并且,让当地的奴隶选出代表,亲自来观刑,以证明大宋皇帝说到做到,不是开玩笑。
其实,宋诚也知道,自己的做法,一准会给自己留下骂名,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对于那些奴隶们,法律拯救,财产拯救,这些都不是根儿上的,为了防止他们再被精神pua,必须让他们亲眼看到,所谓的谁谁谁转世,什么什么下凡,不过狗屁耳!
宋诚还将吐蕃的国都,改名叫“日光城”。
意思就是让阳光驱散一切阴霾,谎言,和欺压;让阳光把一切人心的尖角旮旯都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大家都看清楚真相,还民智于大众!
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审查,核准,最后判刑。
一共有三万多名吐蕃的贵族和僧侣,符合死刑的条件。
宋诚朱批一批,就在吐蕃新王城前的空地上,对这些人渣行刑!
行刑当日,数十万翻身做主人的吐蕃百姓观刑,他们曾经害怕到要死的老爷和佛爷们,一个个被五花大绑,押赴到了刑场。
为了能起到普法的效果,宋诚专门弄来了那种充电的大型音箱,通过麦克风讲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清楚他们的罪孽,念完一批杀一批!
当然,宋诚不会说吐蕃话,赵秉真就充当了他的代表,替他做翻译。
一开始,在场的老百姓,看见这些昔日的贵族和僧侣们,有些还起了恻隐之心,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大爆,甚至跪地痛哭,可怜他们。
尤其是那些异地的领主和僧侣们,因为从来没见过他们,更是起了同情之心。
但等赵秉真一条条,一桩桩的讲述完他们的罪孽后,这帮奴隶也警醒了过来,怜悯之心大减。
而宋诚之所以如此“残忍”,其实说白了,还是为了他们不再被精神洗脑,遭二茬苦,受二茬罪!
三万人,一批批的行刑,这也是个力气活儿。
特别是一些有技巧性的,比如俱五刑这种,你得一样一样的慢慢来,所以,行刑过程足足持续了一个月,才把这些人全部处死。
如此这般,造成的心理阴影是巨大的!
所有的吐蕃百姓观刑后,对宋诚感激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害怕!
他们都觉得,这个大宋皇帝,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你好好做人,他就能让你吃饱喝足,过上好日子,但如果心存歹念,作奸犯科,那刑罚也是真吓人!
宋诚认为这么做,就达到韩非子所说的效果了:明君千万不要指望老百姓爱你,你要让他们不敢不爱你,这才对!
其实,说起来,宋诚也不愿意杀这么多人,但实在是没办法,像吐蕃这个情况,必须得下猛药,从根儿上一次性解决!
其实朱元璋当年也是这样,碰见贪腐之事,动不动好几万人的杀,也是想着骂名我老朱来背,好日子你们老百姓享。
天子有天子的苦,这些事情不用跟别人讲太清楚。
说起来,也不是所有的僧侣和贵族都是坏人,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禁受住了《大宋律法》的考验,没有被处死,但也都被没收了家产,接受重新分配。
宋诚让他们从事体力劳动,自力更生,不要再靠剥削别人过活。
经过了宋诚前前后后,总共三个多月的整治,整个吐蕃已经焕然一新!
虽然有不和谐的声音,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支持他的,尤其是那些翻身做主的奴隶们,都尊奉宋诚为真正的佛祖,给人间带来了正义和安康。
宋诚不可能一直在吐蕃待着,于是,他就将赵秉真留在了吐蕃,担任吐蕃将军,替他驻守吐蕃,行军政大权。
另外,所有的各级官吏都要重新选拔,重新培养,在选拔的时候不要有偏见,原来是不是贵族不重要,不要歧视他们,不用非得挑选之前的底层百姓来担任公职人员。
总而言之,一律平等,唯才与德是举,反正该杀的都杀了,所有人从o开始!
为了防止他们掌握权力以后,成为新的特权阶级,报复性的享受,滥用职权,宋诚把一些当年欺压百姓的贵族实皮填草,就挂在衙门的门口处,警戒他们,不要重蹈覆辙!
为什么这么做,宋诚是有清醒的认识的。
这从他小时候,看他们村,还有附近几个村子选村长的事儿就能看出来!
一般穷棒子当了村长以后,贪污的更厉害!
他可算逮住了,往死里折腾。
还有那些养几十名情妇的官员,仔细盘点他的出身,基本上都不太好。
凤凰男的报复性享受的心思特别强烈,不光体现在感情上,对待财权更是这般。
所以,既不能左,也不能右,要符合“中庸之道”。
处理完吐蕃的事情,宋诚将那座新城留给了赵秉真,并且留下了十万军队作为驻扎在吐蕃的常规力量。
宋诚带领大军刚刚返回了井山,就接到了萧铎在前线来的报告:说是扶桑大将军佐高丸藤,已经统一了扶桑,又重新调集军队,准备攻打新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