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这是一个等于没说的回答,但由此我找到了合适的表述,“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自己就是个陌生人。我想知道我赵肆勉,是个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想知道再久远一些的过去,自己曾经去过哪里做过什么。哪怕一时半会记忆不会恢复,也不至于懵然不知。”
“那,目标可以概括为:人物侧写,重构记忆?”
“可以,就是这个意思。”
“你表述得很清晰嘛,沟通也很好,不像有社交障碍。”
咦?她怎么知道我曾有社交障碍?
第1o章自主选择
再明显不过的疑问。简直就像故意说出“不像有社交障碍”。
林侦探双肘支在桌上笑得狡黠:
“其实嘛,我平常不在这儿附近,今天也不是平白无故来喝咖啡。”
“意思是……?”
“是袁小姐让我来的。”
“袁苑桉?”
“对。她说也许你需要我的服务。至于委托能不能成,得直接征求你本人的意愿,所以我就来了。”
绕了一大个弯,原来是袁苑桉的安排。老实说,这种带点戏剧性的方式我觉得有意思。
如果她找好了私家侦探,直接出面介绍,我肯定不会拒绝,甚至想都不想就接受。然而她没让我饭来张口,采取了一个撇除介绍人影响的方式,让我自行判断是否进行委托,无形中给了我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
既然如此。
“那我得重新考虑了。”我说。
“啊?不是谈好了吗?”
“一开始你就知道我的基本情况,还假装在猜。”
“不呀,是猜的。袁小姐什么都没透露,她只给了你的姓名电话和住址。我也不知道你见过林乐奕。”
“但你知道我有社交障碍。”
“噢,这个是袁小姐说的。她担心你会抵触,叫我不要为了拉生意死缠烂打。”
“她还说了什么?”
“说你不常出门呗……除此之外,还说了挺多,但都不是关于你。她在我工作室待了二十分钟,二十分钟都在要求我提供过往成功案例。”说到这里她笑了笑,“你大可以向她求证。”
“但调查自己应该不常见吧?你马上就一口答应了。”
听我这么说,她还是在那儿笑:“好敏锐,我都要怀疑你是同行了。”
她身体后移靠上椅背:“但你应该不是。做我们这行的,都会本着客人不说就绝不多问的原则。而且,定下委托意向和价钱再谈细节对大家都好。”
这靠着椅背的动作,倒有点若反悔取消委托就不必详谈更多的意思。
不过是种以退为进。
“我可是第一次来这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