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先帝年间,关中开始涌现出相当一部分商人,家财达到了百万钱以上。
这些人,在民间被称之为:素封。
此言何意?
说是一个家财百万钱的商人,甚至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凭借高达百万钱的资产,每年坐收二十万钱的借款利息。
二成利,也确实算得上是这个时代,少有的低息,甚至是低息了。
而同样的二十万钱,放在身份、地位都在金字塔顶部的彻侯勋贵身上,却需要至少一千户食邑的租税,才能够勉强凑出来。
大概计算公式为:彻侯封国每一户食邑,即每一个农户家庭-7o,平均拥田百亩。
但汉家的彻侯群体,除长安侯卢绾这一极端特例,能以帝都长安作为理论上的封国之外,再不曾有第二位,得到过位于关中的封土。
所以绝大多数彻侯的封国都在关东,食邑农户都是关东农户,所谓的‘每户百亩’,也是关东普行的小亩。
换算成关中的亩,或者说是官方标准的亩,其实是平均每户拥田五十亩。
五十亩地,平均亩产三石以内,年产值大概在一百五十石粟;
按照如今汉室三十取一的税率,这一百五十石粮食,有五石是要缴纳的农税。
若该农户的土地,不属于彻侯封国的封土,那这五石粮就上缴当地官府,并最终汇入相府国库,作为中央财政收入;
若属于彻侯封国,则经当地官府‘代为收缴’,并最终移交到彻侯本人,作为当年的封国租税。
每户五石粟的租税,按照过去这几年的粮价,总价值最多不过二百钱。
一千户,便是二十万钱了。
千户食邑,对于汉家的彻侯群体而言算不上太低——毕竟有前丞相:故安侯申屠嘉这种食邑五百户的垫底;
更算不上高——汉家万户侯一个手都数得过来,但三五千户食邑的,也占据了相当一部分。
所以,食邑千户,可以说是彻侯群体真正意义上的门槛。
至于那些食邑五六百户,乃至于象征性食邑二三百户的小趴菜,是普遍不被认同为‘彻侯’的。
而这,便是家财百万钱的商人,在民间被称之为‘素封’的由来。
——彻侯食邑千户,年收入顶多二十万钱;
商人家财百万,光是躺着吃利息,每年就能吃最少二十万钱。
都是二十万钱的年收入,前者是朝堂所封的彻侯,那后者,自然也能被民间百姓,在心里‘封’为高人一等的特殊人群,并称之为:素封了。
刘舍清楚地记得,在‘素封’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未央宫内的时候,无论是当时天子启,还是时任监国太子刘荣,面色都并不是很好看。
先帝爷闻之色变,面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气儿缕不顺,愣是把监国太子骂了个狗血淋头——哪怕这件事,和当时才刚监国不到一年的当今刘荣没什么关系。
而今,‘素封’这个说法出现才过去短短三年多,不到四年的时间;
朝堂中央借着盐铁官营的前期准备工作,捎带手做了个商人群体普查,居然意外现汉家的大本营:关中,居然已经出现了二百九十多家‘素封’?
要知道太祖高皇帝始封,正儿八经有开国从龙之功的元勋功侯,都不过一百四十五家而已!
自有汉以来,凡五十余年,算上太祖高皇帝封的那一百五十来家元勋功侯,至今为止,汉家封出去的彻侯爵位人次加起来,都没有二百九十个!
更别提那四十多家家财千万,理论最低年收入,能和万户侯的封国年租税不相上下的‘素封p1us’,以及那七门家财万万的‘素封pro·max’了。
汉家可从来都不鼓励、提倡行商!
仅仅只是不过分压制、限制而已!
甚至就连‘不过分限制’,也仅仅只是太宗孝文皇帝年间开始的事,距今才不过三十多年!
三十多年的时间,汉家居然就出现了二百九十多家‘素封’?
天知道刘舍确定这个数字没有统计错误时,心里有多么绝望。
——自‘素封’一词诞生至今,这总共不到四年的时间,和刘舍的丞相任期可是高度重合!
哪怕真相并非如此,也肯定会有人将‘素封’们的泛滥,和刘舍担任丞相挂上钩。
咋你刘舍做了丞相,我汉家就有‘素封’了?
光是有就算了,你才做了几年丞相,曾经还是个新鲜词儿、稀罕物件的‘素封’,都快在关中泛滥了!
若是再让你做几年丞相,让关中再冒出千儿八百家‘素封’,那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