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本宫贤良淑德结局 > 第九十五章 难测(第1页)

第九十五章 难测(第1页)

皇后娘娘的千秋怎么过?巫明丽已经给皇后娘娘未来每一年的寿礼(仅限自己和李琚送的版本)都计划好了。

皇后娘娘的审美,她拿捏得死死的,不敢说百分百精准,至少也有九成把握。

巫明丽道:“我准备了一把扇子。过了三月,日子一天天的要热起来,但又不到用冰盆的日子,正合扇风。”

蜀王妃没忍住,又说:“那你是不和咱们合起来送娘娘寿礼了么?”

巫明丽问道:“不是六十整寿,也不是本命年,为什么咱们要合起来整个大的?”

上辈子她们连整寿的时候都没有合起伙来整个大的,唯一一次合伙送寿礼,还是太后娘娘八十大寿的时候,各宫妃嫔一起出钱从全国各地选拔了不同的戏种班子,用各种戏种唱各种热闹喜剧,在京城热闹了一个月。

那也是妃嫔们凑的钱,和王妃们没有关系。

那么这一次,她们的“合起来整个大的”,又是为什么?

巫明丽认真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参与。皇帝陛下的五十七岁大寿都没这样的寿礼,她们给皇后这么整,就算送礼送得正好,皇后娘娘都未必高兴。

巫明丽一说,马上吴王妃、忠勇王妃、康王妃都纷纷附和。

礼王妃说道:“那咱们合计合计,大家都送的什么?最好别重复嘛。”

康王妃揶揄说道:“那是,要是送重复了,谁送得不好,谁尴尬。要说贴心,谁贴得过十六弟妹呀。”

蜀王妃听得心急。

今年的几个常例大事,皇帝陛下点了几个儿子去办——除李琚被派去视察河工之外,还有吴王要去江南督促秋粮秋税,陈王巡东北驻防等等等。

皇子们代表皇帝的权力延伸,皇帝陛下对他们的期待并不是让他们真的做什么,就像李琚并不了解河工,吴王也不并不是很懂钱和税,陈王是纯儒生更不懂什么军队驻防……真正办事的人是核心大臣,而皇子们代表皇帝的权势,是这些大臣的靠山。

皇帝陛下既要观察儿子们在自己擅长、熟悉的领域办事的能力,也要观察他们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是否具备知人善用、勇敢果决的一面。

以上一切,都和蜀王没有关系。

每年前朝的大型事务,有常规的,也有非常规的,常规事务的主持皇子,一般在年前就定下来了。而非常规的事务不定项、不定时,事情临时突发,皇帝陛下临时派人——不一定会派某个皇子去,但一定是他非常信任的心腹。

今年的常规事务早就全部安排好了,除了李琚吴王陈王,还有巡查粮仓的事是赵王领了,清查军备库和粮草转运路线的是陈王,礼王要去南方监督一地大考,贤王去巡查大江河工,廉王去查淮河河工……忠勇王和蜀王没有任何活儿,忠勇王就不提了,蜀王这是头一次没有提前被安排任何常规事务。

蜀王妃是真的急了。

蜀王会责怪她,都怪蜀王妃管不好后院,让皇后娘娘不满意,才连累他没得差事。蜀王根本不会想,其他王爷的后院也不稳定,王妃侧妃孺人选侍不记名也掐得死去活来,怎么皇帝陛下还是给他们派了任务?他不觉得自己表现得不好,他只会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自己的王妃“不省事”

蜀王妃自己也担心受怕,蜀王是皇后的亲生子,皇后偏着他,不假。可皇后还有个出类拔萃的礼王啊!万一皇后放弃蜀王,把所有的精力人脉和财产都投给礼王,那蜀王府怎么办!礼王今年一定会获得新的封号,如果再办好了一两件事,那就能和蜀王分庭抗礼了啊,就算他俩对外是一体的,可皇位只有一个,又不能两个人一起坐!

蜀王妃很急于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改变,急于讨好皇后——当然如果有机会直接讨好皇帝陛下,蜀王妃绝对会使出浑身解数去讨好——但这不是没机会吗!

蜀王妃在送寿礼方面真的没什么天分,别说比巫明丽这种开挂选手,比礼王妃康王妃,她都差得远,所以她才鼓动起来,想大家合心合力整个好的哄皇后开心,然后她作为那个带头的,挽回一点帝后的好感。

蜀王妃不缺钱,她出身不算好,帝后让内务司给她准备的嫁妆十分丰厚,婚后也时常贴补,她手里有的是钱,她不在乎花钱,她就要借一下巫明丽的脑子。

但是其他王妃都不是傻子,对此态度十分暧昧,巫明丽直接拒绝后,其他人也纷纷拒绝了,各自商量着往外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