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我在明末开无双txt > 第30章 薯塔番茄酱土豆泥(第1页)

第30章 薯塔番茄酱土豆泥(第1页)

回到酒楼,陶振明自然是让陶6陶游抱着一堆土豆红薯进了后厨。陶学数想着请徐大人上三楼包厢,但是没想到这徐大人却对儿子买回来的芋头和红薯感兴趣,和那位洋人一直交流着芋头和番薯的事。

“那东西有啥好吃的,尝个鲜还可以,吃多了还烧胃。”陶学数之前自然也是拿过芋头番薯做过菜的,只不过之前都是蒸着吃,自然是十分的烧胃。

“把这些个芋头红薯洗干净之后削皮,然后你们谁刀工好?把这个芋头和红薯切成薄片,大概这把刀的刀刃一般厚,切得好的,赏一钱银子!”

“一钱银子?”

听到少爷的悬赏,后厨一下子便沸腾了起来。

薯片很容易做,陶振明让几个厨子切了大量的土豆和红薯,然后放油锅里炸好之后捞出来放在竹篮里,将油给晾下来后稍稍撒上一些盐。

土豆泥更是没什么挑战,蒸熟捣碎成泥便做的差不多了。

而陶振明要做的,便是后世小吃街网红薯塔。

经过刚刚刀工的比试,李大嘴当仁不让的拿下了一钱银子的赏钱。自然也承担了切薯塔的活儿。

两块大小一致的土豆切成正方形长条摆在一起,然后正面斜刀切片到底,但不能切断!切好之后反过来再斜刀切片,同样是不能断。

尝试了三四次后,李大嘴终于是成功了一回:“少爷,看我切得咋样?”

“一般般吧,刚入门。”陶振明给了一个还行的评价。

切好后的土豆用竹签从中贯穿,然后放入油锅内油炸。

“刘一手,昨天我跟你说的番茄酱打好了没?”

原来之前陶振明便现了菜市场有卖番茄,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大概十四文一斤左右。所以陶振明买了大量的番茄,准备熬番茄酱。

刘一手端过来一坛番茄酱:“喏,少爷,这就是按照您说的法子做的番茄酱。我尝了下,味道酸酸甜甜的。”

陶振明挖了一小勺尝了尝,要比自己想象的要酸一些:“下次多熬几罐,每一罐加上不同量的糖,我再来尝尝。今天,就先用这个凑合凑合。”

这下薯片,薯塔都做好了,陶振明又让后厨随便烧了几个菜,这招待的菜肴也就基本成了。

“对了,这几碗土豆泥用篮子放在水井里去,记得别沾水!待会听我吩咐再端上来。”对于明异朝这个时代来说,水井自然是最天然的冰箱。

陶振明一出厨房,现这位徐大人和这位传教士并没有和老爹上包厢,反而是对自己买回来的土豆和红薯异常感兴趣。

利玛窦传教士用一口极为蹩脚的汉语说道:“徐大人,这土豆是弗朗机人从新大6带来的。土豆一开始因为外表丑陋,被称作为恶魔的食物。但是随着法兰西王庭的贵族们把漂亮的土豆花戴在身上,才改变了大家对土豆的看法。”

听到这位洋传教士所说的内容,陶振明好像想起了些什么。貌似花生一开始,也是因为花好看,要不然名字怎么会叫花生呢?看来是我找的方向不对,说不定此时的花生是因为花好看才被引进来的,跟吃没多大的关系!晚些时候,再去花市瞧瞧有没有花生。

徐光启则是回道:“我问过农户,这东西好种,产量也高。只可惜现在市场价太高,不然作为粮食,还是很有大用。”

陶振明是没想到,以前还以为翰林院的编修要么是个书呆子型的学霸,要么是陶尚武那种目空一切的狂士。没想到眼前这个翰林院的编修,居然对种土豆感兴趣!而且还是个忧国忧民的主。

“徐光启,徐光启,我怎么就没什么印象呢?难不成他是大明1566里面那个徐阶的后代?”陶振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连忙把老爹陶学数拉到一边询问。

“不是徐阶后人?不过管他是谁呢,这个年代,还关心老百姓的肚子,肯定不是一个坏官。”

“徐大人,晚辈做了美食,还请两位上楼一品。”

直到这时,徐光启和利玛窦的目光才意犹未尽的离开了土豆。

“这是何物?为何切得如此之薄?”徐光启夹起一片薯片,观察许久,但迟迟未入口。

“这叫薯片,直接用手拿着吃就行了。”陶振明也不再关注礼节,直接用手拿起一片薯片塞进嘴里。

“咔嚓咔嚓”清脆的声音从陶振明的嘴巴里传来。

徐光启本来就是个吃货,看到陶振明如此,便也有样学样,放弃了筷子,直接用手抓了一把薯片,一个个的塞进嘴里嚼了起来。

“妙,实在是妙!之前我吃的红薯,莫过于蒸熟加上几滴香油,虽入口软糯,但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但是今日小友这做法,颇为惊艳。此做法作为小吃,再好不过了。”

“哟吼,挺识货的啊。那你再尝尝这个薯塔!”陶振明拿出一根薯塔,淋上自制的番茄酱,给徐光启递了过去。

一口下去,刚刚那种微咸的口感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番茄酸酸甜甜的味道,这种组合,让人感觉奇怪,但又欲罢不能。没过多久,徐光启便将一根薯塔啃得一干二净。

“没想到啊没想到,红薯除了蒸熟之外,还能如此美味。”

“额,徐大人,这个是土豆,也就是土芋头做的。”

徐光启有些不解:“为什么土芋头做的,反而叫薯片、薯塔。你红薯做的,不会叫芋片,芋塔吧?”

陶振明也是头大:“对啊!土豆做的为什么要做薯片呢!”

利玛窦这时候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徐大人,这个土豆,在有些地方,也叫马铃薯。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吧!”

陶振明觉得有些道理,连忙点头:“啊,对对对!”

“利玛窦教士还真是见多识广啊!”徐光启感叹道。

“等等,利玛窦?”自己好像在哪听过这个名字。好像明朝末期的火炮,大多都是通过这个洋人买过来的。不管怎样,这个传教士自己一定要勾搭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