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明军就在会同城驻扎了下来,在杨之言的授意下,知县张思旺搜罗了城中有名的厨子,为明军一众军官和联盟的黎人峒主烹煮美食。
会同城虽然被围攻多日,但城内没有遭受到太大的影响,清军几次攻上城墙也都很快被击退,守军的伤亡主要还是在扬武镇的战兵上,那些作为辅助的民兵只占了少数。
城中军民一块庆祝着这场大捷,会同的百姓并不知道清廷大军随时可能南下驰援琼州,他们只知道连琼州镇兵都被击败了,他们很快就能恢复日常生活。
和城中军民们的喜悦相比,被俘虏后打散收编到各营的原绿营兵则有些惆怅,他们作为战败一方,虽然此时被打散编入明军,但还是和周围的明军格格不入。
他们周围大部分还是讲闽南语的闽籍士兵,相互之间语言沟通不太顺利,只能和在他们之前被收编的琼州兵待在一块。
而后者和他们有着相同的命运,对他们的态度也算和善,不管杨之言想不想看见这一幕,明军内部还是因为籍贯和语言问题分成了两派。
不仅如此,降兵的身份也让他们每个人心中有几分惴惴不安,虽然有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老话,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继续往上爬的野心的。
可他们以降兵的身份加入明军,又是琼州人,天然就比那些和杨总镇出身一个地方的老营弟兄地位要低,只怕是升迁封赏什么的都要排后面去。
除了和身边新袍泽有些隔阂、对出身不安之外,他们还对一件事耿耿于怀,这件事倒不是因为杨之言,而是因为将他们抛弃的佟国卿。
他们本就对佟国卿抛弃自己先跑一步而心生不满,但在到达会同以后,他们又发现之前围攻时受伤的伤兵也被一起抛弃,这让每个人的心里更加愤怒。
没有人会愿意跟随一个抛弃部下的将领,也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一個随时都可以被抛弃的棋子,尤其是他们之前还那么效忠大清,这让他们只觉得自己之前出生入死都错付了。
就在这时,同为琼州人的参将张安来到了军中巡视探望那些新收编的士兵,杨之言清楚这些刚加入的士兵正是最不稳定的时候,需要上官来展示一下“温暖”的怀抱,张安这唯一一个本地出身的将领自然当之无愧的接下了这个任务。
();() 而且,张安也和他们一样都是清军降兵出身,他本人的事迹就足以说明一切——不管是不是降兵出身,只要能力突出,就能够继续向上爬。
张安的出现仿佛给这些士兵注入了一计强心针,大大振奋了他们的士气,稳定人心——既然张安这个琼州人也能够升为参将,成为总镇的左膀右臂,那他们为什么不可以?
另一边,酒过三巡后,参与酒宴的客人们也陆续离席,韩有献和他的长子一块回到了下榻的住所。
回到下榻的住所后,韩无重想起了自己与杨之言的赌约,看着脸色因为酒精变得微红的父亲,斟酌片刻,还是决定把这件事和他说说。
“父亲。”在韩有献坐下后,他开口将昨天的赌约说了出来,随后说道:“我觉得,您应该考虑一下这个赌约,要是杨之言真能占领整个琼州,我们未来势必也是要做出抉择的。”
韩有献听了他的话,一时也陷入了沉思,他是喝了一些酒没错,但脑子还保持着清醒,尤其是这个时候,事关部族的未来,更要再三考虑。
他没有责怪长子擅自与杨之言的打赌,因为他也清楚这个赌约实际上没有强迫性的,最终决定权还是掌握在他的手上。
“你的看法呢?”韩有献没有急着表态,反问道。
“我的看法?”韩无重低吟片刻,才迟疑地说道:“在我看来,明军于龙池之战大败琼州镇,放眼琼州北部,清军再无抵抗之力,不日就能光复大半个琼州,未来可期。
若是我们最早向杨之言表示臣服,未来不管有多少黎人投靠,我们也能确保地位不会因此出现变动。”
“确实如此。”韩有献点了点头,道:“苏先生应该有教你雪中送炭的道理,现在的明军虽然刚刚大败清军,但军势仍然不算强劲,我们这时投靠,无异于雪中送炭,杨之言肯定会记住我们的恩情。”
“不过……”他话锋一转,道:“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一点,清人皇帝不会放任前朝兵马占据琼州,广东清军随时可能南下,要是我们真的向杨之言臣服,就等于彻底和他们绑死在一条船上了。”
();() “我们现在难道还不算吗?”韩无重马上反驳道。
“现在的我们最多只能算是叛乱的黎人,还有被招抚的可能,可若是被朝廷视为明军的一员,那就彻底成为眼中钉肉中刺了。”韩有献苦笑一声,说道。
韩无重对父亲的这番话嗤之以鼻,在他看来这无非是在自己骗自己罢了,那些汉人官僚怎么会放过趁机敛财的机会,要是把他们部族消灭了,别说是族中积攒的钱财,就是把族人奴役买卖,也能赚一笔。
“那父亲怎么想的?”虽然心里嗤之以鼻,但韩无重还是询问道。
“还不急着决定。”韩有献低吟许久,道:“为父已经向杨总镇主动请缨,为接下来攻打定安作开路先锋,等拿下定安以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说罢,他想到了什么,问道:“重儿,你可有与其他人说过这件事?”
“除了苏先生外,无人知道。”韩无重瞬间明白他的意思,回答道。
听到只有苏谨行知道,韩有献点了点头,他相信苏谨行的人品,这件事最好还是他们自己知道比较好,要是被那义、那噶那几个黎人首领知道,他们先一步向杨之言表示臣服,那就不好了。
杨之言并不知道韩氏父子讨论的内容,回到后院后,他再次打开了系统面板,为三座县城开始新一轮的征兵。
广东清军的确是个威胁,即便有黎人相助,杨之言也不敢完全放下心来,他还是更信任系统训练出来的精锐。
一番思索,杨之言决定将那一千长矛手重新投入训练,不过这一次是通过系统训练,他从一千长矛手里分出七百二十人,分别调往三城重新训练,而剩余的两百多人继续留在军中,并入左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