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明熹宗实录 > 第11章 京营(第1页)

第11章 京营(第1页)

“京师武英殿中”

新乐侯刘文炳与新城侯王国兴对视一眼,旋即刘文炳躬身拱手道:“启禀圣上,京营之事臣不敢隐瞒”

“据臣所知,如今之京营羸弱不堪,十万大军,实际仅存不到两万,而且京营士兵已无日常操练,以致于士卒全无号令,不谙步伐。而神机营所倚重的火器更是数量缺失严重,偶尔操练时也是仰天虚!军中紧缺的战马也多“损耗”殆尽。甚至装备也时常被士官私自贩卖”

“部队的军费更是被京营的勋贵和将领克扣,也就是所谓的吃“空饷”,使得国家每年空耗数十万两白银。而来京共同操练的班军也从以前的十余万变成了如今不到五千”

新乐侯刘文炳说完后便叹息一声。新城侯王国兴则是忧虑道:如今内有流贼肆虐,外有建虏环肆,正是用兵之时,而京营如此糜烂,我等之前虽然忧心,但也无可奈何。随后又道:“天启年间,先皇也知道京营不堪一用,于是调李邦华入京整顿营务。”

“在李邦华躬亲力行的改革下,京营面貌大为改观,李邦华一方面裁汰老弱士卒,征召良家子入伍,另一方面,禁止士兵参与工程,不准战马借出,严明军纪,使得京营的战斗力迅攀升!”

朱由检闻言想起了历史上崇祯二年的一段历史记载:“李邦华对京营的改革触动了勋贵集团的利益,崇祯二年清军入寇京畿,勋贵和朝廷官员上书弹劾,将李邦华赶下了职位,不过那时的崇祯心里也明白,罪责不在李邦华身上,不过迫于压力还是将他调任御史台担任右俭都御史。”

李邦华之后,继任者们引以为戒,都知道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所以再也难以开启强有力的改革措施,以致于京营境况越糜烂!

思及此处崇祯也是叹息一声:“京营糜烂之祸根,在于我国朝三百年来都以勋贵掌控京营,开国之时太祖皇帝和高祖皇帝都以京营为依仗横扫漠北,自英宗“土木堡之变”后,京营被一扫而空,后来于谦虽然整顿京营防守北京,但于谦之后,京营还是落没了下来。”

“看样子这百年来承平日久,勋贵已是被猪油蒙了心,只知一日比一日奢靡,对于京营事物却毫不上心,只顾克扣军饷“喝兵血”以满足自身,时至今日,国朝动荡至此依旧不知悔改”

话音落下,朱由检将目光看向两位侯爷:“两位爱卿,朕知京营之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改变的,其中牵扯之事甚多。但如今内忧外患,流贼和建虏不会给朕时间慢慢解决此事。”

“朕今日只问一句,若将京营托付于二位,可否将京营彻底改革,使京营恢复国朝初期之盛荣”

王国兴和刘文炳闻言,立即起身跪伏道:“臣等世受国朝恩惠,如今之局势,早已是忧心而无所可为,今日蒙陛下相召,臣等感激涕零,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朱由检见状立刻起身相扶:“爱卿之忠心朕从未怀疑。”

待得众人起身,朱由检又道:“今日之事就此定下,不过两位爱卿暂且勿要透露今日之事,待得时机合适,朕必会委以重任。”

“微臣谨记于心,决不将今日之事透露于他人!”

朱由检微微点头:“两位爱卿暂且回府,可一同商讨京营改革之方案,到时也好着手整改,不至于临时慌乱!”

“微臣遵旨,臣等告退”说完王国兴和刘文炳便趋步退往殿外,转身离去。

朱由检目送两位侯爷离去后,看向空旷的大殿陷入沉思:“京营的未来展还是当以火器为主,说到火器就不得不提明末的两位火器大佬。

“徐光启和毕懋康”

徐光启,明末的近代科学先驱,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农学家、政治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

著有《农政全书》《火攻要略》《制火药法》等农政和军事著作,同时对西学也有着极深的研究,翻译过《几何原本》,著作《中国古代数学》等。

崇祯元年,徐光启任南京户部侍郎。徐光启特别注重火炮的制造,曾经不断上疏崇祯,希望能够引进火炮的制造技术。并且在宁远之战中,主导了向澳门购买红夷大炮,送往辽东守城的事宜!徐光启还对火器的实践和运用有着极深的了解!

“毕懋康,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天启四年任御史,后不满魏忠贤辞官归乡,崇祯元年被起复,明末的火器专家,撰写有《军器图说》,并且明了“燧枪”这一跨时代产物。”

在“燧枪”被明出来之前,也就是现今这一时代,火器还都是以火绳枪和三眼统为主,火绳枪就是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火药,士兵射时,用手将火绳点燃,进而将枪膛内装填的弹丸射出去。每分钟可射一至两子弹。

“这种兵器其实有着明显缺陷,射慢且下雨天不能用,否则火绳点燃不起来。”

而燧枪则是依靠扣动枪膛内的火石,来击射出子弹,每分钟可以射三至四颗子弹,相比于火绳枪,雨天也可以击,且子弹射的效率是它的两到三倍!射程也更远。

“说实话,在我个人看来,燧枪被吹的有点厉害了。即便是用燧枪代替了火绳枪,也只能说对付流贼可以说是利器,但对付以骑兵为主的建虏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了。但是如果能更换成燧枪,在消灭流贼后,以大明的体量,集合经济和兵力的优势全军压上,一路稳扎稳打的横推过去,建虏要是不想挨枪子,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跑路!”

这种想法有点想当然了,毕竟骑兵的优势在古代是无解的,不过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干,以大明的体量,相信只要按计划稳步展,一切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思及至此,崇祯开口询问道:“大伴,徐光启和毕懋康现任何职?”

“禀陛下,徐光启于崇祯六年升任礼部尚书,但在同年的年底病逝于京师!圣上感念其功劳,释放了其因守城失利而下狱的弟子孙元化。”

崇祯闻言一愣,合着我穿越晚了?徐大牛已经入土为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