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着今日可能会来。”
陈大夫订瓷瓶也是需要时间的,今日已经是第三天,瓷瓶要是再不送来,他们也怕第五天时她们这边无法交货。
周明书自有考量,所以她今日就要将富贵版的止痒膏液体滤出来。
步骤都是一样的,一回生,二回熟,所以做起来也比较轻松。
周明棋在一旁看着,时不时也能帮上一些忙。
这一次加了一些金银花,油脂也换成了羊油,所以在颜色和香味儿上,与普通版还是有所差异的。
其中的不同,肉眼就能分辨出来。
下午擦黑的时候,周家的门口果然来了一辆牛车。
来人正是陈大夫和他的老丈,两人抬着一筐东西走过来。
“哎呦,是陈大夫来了。”
徐老丈是徐娘子的爹,也是陈大夫的岳父,铺子要是忙不过来,他经常过去帮忙。
良林村离镇子远,他怕小婿摸不准地方,这才跟了过来。
“老嫂子,身体可还好?”
“徐老弟,快坐快坐,老大,给你徐叔倒一些茶过来,我这身体好着呢,能蹦能跳的,你也不错吧?”
……
老人见面寒暄了一阵,接着才聊到了正事儿上。
牛车上不止有一筐的瓷瓶,还有一筐子甜杏并一篮子小鸡崽。
徐家和陈家是姻亲,而陈大夫和周老太太的亲妹子,也就是周老大的亲姨婆是族亲。
她老人家一听说小陈要去良林村,便让他帮忙带一些东西。
族中婶娘的嘱托,陈大夫不会推辞,一并捎了过来。
周老太太看着这一筐子甜杏和一筐子鸡崽儿,这心里高兴的很。
她正准备着过几天去一趟妹子家的,没想到妹子就托人送了东西过来,新姐妹就是心有灵犀。
因为天色很晚,徐老丈和陈大夫没有多留,着急离开。
周家没什么能给她姨婆带的,想来想去,今天捡的菌子还没吃完,装进篮子里让他们给捎回去。
陈家姨婆住在镇上,农村的这些东西轻易吃不着,想要吃的话得去镇子上的菜市场花钱买。
现在山里的菌子多了,多带点回去给陈家尝尝鲜。
周明书摸着手里的瓷瓶,温润的手感确实很不错,瓷瓶在月光下散着明亮的光泽,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上面写了三个字,‘艾草膏’。
这应该是陈大夫起的名字,‘艾草膏’确实比‘止痒膏’要好听很多,更高大上了一些。
“姐姐,这上面画的是什么?”
周明远的一句话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可现场没一个人知道。
“唉,一家都是泥腿子,连个字都不认识,刚才陈大夫在也没想着问问人家。”
周老太太眼角低垂,拎了篮子走向厨房。
“别傻站着了,过来吃杏,你姨奶奶家的这几棵杏树年年都能结不少,多的时候都能把枝条压断,而且还甜,也不知道咋长的。”
周家之前也种过几棵杏树,但结的果子太酸了不能入口,后来就被周老爷子给砍了,在地里长着还挡庄稼的阳光。
几个小的跟着周老太太进了厨房,没多久就一人端着一碗杏出来了,纷纷在井边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