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八十年代阮家小馆_南颜兮 > 31三更(第1页)

31三更(第1页)

三分肥七分瘦的条子肉,先把肉皮在热锅里擦一下,这样可以去除猪毛跟猪皮表面的异味,然后准备一盆水,用刀刮有些烧黄的猪皮,去掉上面的脏东西。

紧接着开始改刀,阮软把五花肉切成正方形的块状,冷水下锅放入姜片焯水,撇去浮沫,把五花肉拿出来用清水洗干净。

她这次特意用了一个大锅,五花肉要炖,用大锅更方便,一次也能做很多份。

热锅凉油,加点冰糖炒糖色,五花肉一定要上色,阮软瞧见糖开始冒气泡,就把焯好水的五花肉放进锅里翻炒上色。

等每块五花肉都有了漂亮的焦糖色,她才放入八角桂皮香叶等大料,此刻五花肉被油炸出了很多油,阮软趁机加入酱油生抽,炒出酱香味,五花肉的香味越来越浓郁,阮软加入温开水没过五花肉。

随后盖上锅盖炖,可五花肉的香气并没有因为锅盖被盖上,就停止扩散。

香味飘到巷子好多户家里,勾起了每个人肚子里的馋虫,有的赶紧拿着饭盒过来占位置,打包带回家吃。

天一冷,外面还有排队的人,阮软也不忍心,索性推崇他们干脆外带,实在是不方便外带的,在坐堂吃。

五花肉炖得炖一个小时,阮软又把事先煮好剥了壳的鸡蛋顺着锅边放进去,这时再加入盐调味,“盐一定不要放的太早,放太早肉不容易烂。”

孙绍元在一旁记得牢牢的,天一冷,孙老太太担心孙老爷子出去做酒席不安全,索性就不让他出去了,孙绍元也就顺理成章在软软这里学手艺。

软软给他开的一个月1oo块的工资,毕竟,他不仅要帮忙改刀,还要当服务生,孙绍元起先不想要,他觉得在软软这儿能学到不少东西,干的还开心,但软软坚持,小姑也坚持。

他这才知道,不光是她,小姑也每个月都有1oo块的工资。

三餐都不花钱,小姑对他又好,他这钱完全就没地儿花,干脆也学着软软开了个户头,把钱存起来,以后也能做点啥小生意。

“放红烧肉的碗,最好选这种深口的,圆润的,这样摆盘才漂亮”

见收汁收的差不多了,阮软开始盛五花肉,白色的圆碗,红烧肉叠块的方式落在上面,一盘子里大概有4块红烧肉,但因为阮软切的四四方方的,又大块,看着十分有份量。

“那鸡蛋呢”

“红烧肉25一份,鸡蛋就1毛5一个。”

孙绍元瞅着可以进客了,连忙让排队的人进来。

阮软的锅就摆在厨房外面,底下一个煤炉子持续保温,进来的人一眼就瞅见那漂亮的红烧肉。

这次跟之前排队的方式不一样,进来得先到阮软这里,打菜,旁边孙绍元收钱,阮妈负责打饭。

“一份红烧肉,两个鸡蛋,再来一份米饭。”

孙绍元算好了账,“2块8”

“能不能给我米饭上浇点汤汁,这汤汁瞅着太香了,拌饭一定好吃”

阮软给他的五花肉上多淋点汤汁,“一会儿你自己看着浇,行不”

“行行行”拿到饭的人赶紧找位置坐。

拿着饭盒弄外带的,装好了肉赶紧盖上盖子,生怕热气冒出去,回家没那么香了。

红烧肉用筷子一戳,直冒油,咬上一口,脂肪的香味瞬间能让人失去理智,实在是太香了。

外焦里嫩,肥而不腻,丝毫没有一点柴的口感,酱红色的色泽,在头顶灯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星光,红润的色泽简直太诱人,令人食指大动。

各个都吃的嘴上油光闪闪,抬起头来,看到对方的狼狈样,谁也不笑话谁,毕竟这红烧肉实在是太香了。

随后再夹起卤鸡蛋咬一口,鸡蛋在五花肉的汤汁里浸着,裹上了肉香,咬一口,鸡蛋的香气夹杂着肉香,简直令人回味无穷。

有人甚至在感慨,这到底是什么神仙饭馆,为什么做出来的红烧肉这么好吃。

国营饭馆的红烧肉已经成为他们的过去,阮家小馆的红烧肉才是现在和将来

吃了红烧肉跟卤鸡蛋,有人开始对米饭跃跃欲试。

把颗粒饱满的米饭上浇一点红烧肉的汤汁,米饭里全是肉的香气,一口下肚,全身上下的每个毛孔都舒服的张开了,天冷了,谁能抵抗的了脂肪的诱惑。

尤其还是这么一大块,色泽红润,闪着油光,口汁的红烧肉。

阮家小馆的红烧肉瞬间成为了连城市各大饕餮的必吃榜第一名。

慕名而来的人更多了,小馆生意爆火,排队的人都排到了公交车站,一度把阮软弄的没了下午休息的时间。

不仅市民群众喜欢,在市政府开会的间隙,大家也说上了这阮家小馆。

阮家小馆作为连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风靡整个连城市的个体户餐馆,这种现象是前所未有的,引起了市政府强烈的兴趣。

连城市市长周炎康,为此特意让连城市工商局局长季远写了一份报道,毕竟,组织内部,对阮家小馆最熟悉的人,就是他。

季远当众把阮软申请个体餐饮营业执照的申请书念了出来,“个体户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不仅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更方便了人民的生活,促进了社会就业,增加了国家税收,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年轻人,应自强不息,我宣誓,在全社会的监督下,若组织上批准我个体餐饮营业执照的申请书,我将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华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

最后这段话,足以证明写这份申请书的人是有思想,有深度的,上对国家政策,下对社会百姓,都有自己的思考,这样的年轻人,正是如今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周炎康听完后,止不住的点头,甚至有些说不出话来,他指着季远,“这份申请书,不仅要在你们工商局表彰,还要在咱们连城日报上刊登,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份申请书,并且号召社会上的年轻人都要像这位阮同志学习”

“这只是阮家小馆的申请书,下面还有阮家小馆的经营报告,这份报告是由小馆的老板,阮软同志协助的,下面请让我为大家宣读”季远拿着信纸,站的笔直,看到那两个字时,心里的深处,甚至有种很自豪的感觉。

“阮家小馆的选材都是当日最新鲜的食材,烹饪中强调的是食物本身的味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