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三国神奇马良 > 第7章 大预言家(第1页)

第7章 大预言家(第1页)

“第七位则是法正法孝直,司隶扶风人士。智谋人,怀才难遇。名士玄德先生法真之后,避难入蜀,出仕数载,未得重用。但此人却精通谶纬,通识百家,常有先见之明,多有过人之智,值此乱世,未尝不能大展宏图。”

又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选列出,而且还非荆州士人,甚至就连马良对其的评价都只是‘未尝不能’。这让众人顿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觉得此人实在难与其余贤才并列。

就连用重赏打动马良的向条眼中都是流露出了不满之色,此前马良每一句都可谓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之中。

和其他人不同,出身名门的向条是当真接触过庞统本人的,虽然确实是其貌不扬了些,但才学见识却是实打实的让向条所折服。

所以当马良顶着争议说出庞统之名时,向条便下定决心要如约奉上钱财,并觉得马良实在是自己的知己,决心冒着风险将此人引荐给父亲向朗。

只是眼下,当一个岌岌无名的名三代与自己心中的未来大贤同列之后,向条却是有些后悔了。

当然,作为一个有自己操守的君子,一金赏钱自然还是如约奉上,但引荐之事还是再做考虑吧。

后方的刘备则是没有这么多偏见,从出身贫寒到一方诸侯,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人才的可贵。哪怕是一个仕途不顺的名三代,刘备都觉得其身上亦有可取之处。

更何况,以自己眼下这种寄人篱下的状态,恐怕也唯有仕途不顺之人,方才有望招揽到自己麾下。

也正因如此,若是马良所排天下十甲都是成名贤臣,反倒会让刘备觉得鸡肋,认为其没有什么主见,不过又一个鹦鹉学舌的庸人罢了。

默默将法正这个名字铭记心中,刘备继续目光灼灼的看向前方。

“第六位则是鲁肃鲁子敬,徐州下邳人士。敦厚豪爽,思深虑远。出身商贾之家,遭逢乱世,广播钱粮地产,资贫济困,贤名远播。

见袁公路法度废弛,毅然率领族人数百迁徙离乡。从仕孙权之后,等宾客宴散孤身而返,与君主尽析天下局势,言称汉室难复,曹操难除,应整备兵马,攻伐荆楚,尽吞巴蜀,一统南方,与曹操裂江二分天下以成帝业!”

马良轻描淡写说完,却是立刻激起众人激愤。

四百年汉室江山,早已成为世人心中所向,即便是野心勃勃如曹操袁绍,明面上对大汉天子依然是毕恭毕敬,何曾有过此等悖逆言论?

更何况,按照此人规划,先要攻取的便是众人所在的荆州,也难怪这些年来孙权履犯不止。

“此子实在狂妄!”

“江东重用此等逆臣,必将反受其害!”

在众人怒气冲冲的驳斥之中,有人突然意识到了异常。

“不对,袁公路是建安四年败亡的,而这鲁子敬却是从袁术治下举族迁去的江东。如今已是建安十二年,莫非此番狂言已有九载!”

此言一出,茶馆之中顿时连吸冷气。

九年前,袁绍虎踞青幽并冀四州,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就连曹操麾下众多谋士将领都认为并非袁绍对手,暗中递送书信。

可远在千里之外的鲁肃却是敢于断言曹操会一统北方,并以此作为基准向孙权规划雄图霸业。若此事为真,这份卓识远见实在恐怖!

一时之间,在场所有人都被惊异的说不出话。

片刻之后,有人突然现了盲点。

“按刚才所说,此番推论不应是鲁肃与孙权二人密谈,马先生他又是如何得知的?”

马良抿了抿嘴唇,将手中茶杯缓缓放回原处,微笑摆手:“某一闲人,道听途说尔,言之与诸君共乐。”

众人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这确实是最合理的解释,不然一个有能力在江东君主身旁安插谍探的人,又岂会沦落到在街头茶馆说书赚赏钱?

但不知为何,马良所言又是如此确凿,让他们又隐隐感觉并非戏言。

即便是刘备,也不免有这种别扭的感觉。

从理性上讲,刘备并不认为有人能够仅凭借传言料定天下大事,即便是戎马半生的他自己,在衣带诏事之后第一时间的选择也是投往袁本初那里。后续经过长久相处,觉袁绍没有容人之量,方才以连结刘表的借口遁走。

能够预料到袁绍有可能会败并不值得惊奇,问题是相距数千里,依照传言对袁绍的印象恐怕都是四世三公,德高望重,兵强马壮,谋士众多之类的正面评价,又是如何料定阉党出身的曹操能够取胜?

但从感性上而言,刘备却分外希望马良所言为真,出身寒微的他,前半生可谓是举步维艰,兵员、战将、钱粮、名望、官吏、士人的认可……一切的一切都只能靠他自己,很多事情哪怕自己思虑过千百遍,真正落到实处却又变成了另一番模样。

而世事变迁更是屡次出了他原本的预期,无论他如何努力,都难寻正确的方向,最终只是换来了人生的又一次大起大落。

“若是我也能有这般分析天下形势,规划未来战略构想的贤才就好了!”

刘备不由叹了口气,头一回听说这般贤才,却早已是他人肱骨之臣。

“第五位荀攸荀公达,豫州颍川人士。多谋善断,算无遗策。其出身望族旁支,自幼丧父,却靠自身聪慧被大将军何进征辟为官,而后谋刺董卓,身陷诏狱而泰然自若。被曹操重新征召之后,助曹操胜张绣,擒吕布,斩颜良,诛文丑,灭韩猛,履献奇策。”

“第四位荀彧荀文若,同样是豫州颍川人士。忠贞举贤,王佐之才。此人出身大名鼎鼎的颍川荀氏,乃是神君嫡孙,荀氏二龙之子。及冠便举为孝廉,因觉察董卓残暴无道,上请外放,携带乡人前往冀州避难。追随曹操之后,御守三城保基业,劝奉天子成霸业,机鉴先识克强敌,广举贤才兴社稷,为曹操一统北方的席功臣。”

荀氏两位早已功成名就的贤才接连出现在榜单之上,自然也是无人反对。

只是马良话中所言乃是‘奉天子’,却让不少人不屑摇头。

“哪里是奉天子,分明是挟天子才对!”

曹操虽然极力维持着自己中兴忠臣的人设,但几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衣带诏却是彻底的揭穿了其伪善的面目,甚至就连同样野心勃勃的袁绍都是以此为由兴师兵。

荆州在宗室刘表治下,北面门户又曾被曹操两次大举进犯,众人对曹操也更是没有什么好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论断几乎已成公论,早就传遍了襄阳。

亲自经历过衣带诏始末的刘备自然也是对此一清二楚,也十分如同此观点,但却并没有一同质疑马良所言。

因为他曾与曹操出则同车,坐则同席,自然也是接触过荀彧这位曹操的心腹谋士,知晓其当初所言正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并且此人与曹操其他党羽不同,对天子似乎是自内心的尊重,一言一行都恪守为臣本分,并且本人也正如马良所言,的确是刘备可望而不及的贤才。

正因如此,刘备非但没有质疑马良,反而因此觉得马良言之有物,绝非虚言妄议!

光是如此眼界,便值得与之结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