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货款,苏平和对方谈好了,三成的银子换成粮食。
锦城那边有种水稻,刚好兑成大米给大家改善伙食。
那得是几百车的大米啊,想到这儿张典吏就禁不住激动了起来,握着笔道:“那咱们库房可能都不太够用。”
还得找个地方建个粮库才行。
他边说边开始翻县城的地图。
孙主簿也禁不住感慨:“锦王果然财大气粗。”
黄大个道:“锦王的兵力应该不止这些,所以,后续应该还有订单过来吧。”
苏平道:“再有订单,咱们也不敢接了。”
他知道对方是来要什么的,单单一万的普通兵器怎么可能将人打发走。
但这种秘密武器,怎么可能随便卖出去,除非他们有升级替代品,而且能一招至敌的,可惜就他这脑子,再想更新替换那是不可能的。
只能一点点的改进。
好在,县城里有不少的工匠,见识过这些东西之后,大家思维都扩展了开来。
如今许木匠手下,还有几个人在研究什么水动力织布机,不管可行不可行,苏平都给了场地和经费,也算是变相的鼓励大家,大胆的开创未来。
众人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黄大个道:“要是还有像锦王这样的来订货,咱们接不接?”
苏平笑道:“有钱不赚王八蛋,不过有些东西,咱们着实不能卖。”
就目前火炮来说,三皇子既然派人过来了想混
进城,那就说明他们并未成功,不过此时不成功,并不代表过段时间不成功。
危机感时刻都是有的。
苏平他们的矿也在上个月底再次启动了,这次派过去的人除了以前负责炼矿的一批人之外,唐陌还派了一队人马过去守卫。
炼铝的人数也增加了不少。
由了锦王的这一订单,不管是流民还是城内百姓,今年的吃饭问题那是彻底解决了。
普通的兵器打造起来工匠们已经得心应手了,不出一个月就出货一半,而锦王那边也依言先付了一半的粮食,又一半的银子。
总之,给多少提多少货。
进入十一月再次下了一场大雪。
好在孙主簿提出扩城计划之后,也很快实施了起来。
杨老二手下分出了十来位大工,又从流民当中挑选了中工和小工,这边的宅子也是顺利建了起来。
一个月的时间,起来了三分之一的宅子。
这样一来,再加上城外的安置屋,流民已经不需要在外头挨冷了,就算是十来个人一个屋子,也凑合着将这个冬天给挨了过去。
孙主簿还给这边定了一个新名字——新康镇。
黄大个一言难尽地和苏平吐槽,“您说孙主簿也是读过书的人,怎么取的名字还不如我?”
城内新安镇,城外新康镇,若是再来一个,是不是就叫新吉镇了?
苏平道:“好不好听不重要,主要是名字喻意好。”
平安、健康,不就是普通人一辈子所求吗?
要
是让他取,那更磕碜,哈哈哈。
这个冬天过得尤其快。
苏平一边防着章国打进来,一边防着又有细作混进来,饶是大雪纷飞的夜里,巡城的差役也不敢松懈。
就算是各大场区也调配出专门的工人做为安保人员,十二个时辰的巡视着,尤其是木工场这边,更得防着人放一把火什么的。
在这一场大雪停止的时候,宋氏的两位嫂子带着家里的孩子投奔过来了。
饶是文大、文二都挤到了苏平这里,家里的宅子依旧没什么多余的地方,好在孙主簿和张典吏挺好客的,将自家的宅子让出一个小院,给宋家众人住了。
进入腊月,苏平几乎和宋家的几个孩子也混熟了。
宋家子嗣众多,这次宋大夫人和二夫人带来的也只是与文大文二年纪相仿的或者更小的几个过来,有几个大的已经入朝为官了,运气好的在任上,运气不好的窝在京都。
想出来避避都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