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要花大精力,跟政府沟通,这个也是做工业项目的重中之重。
如果没有这个政策支持,那很多计划就会执行不下去。
不管是建立标准厂房还是定制厂房,产权分割都是最主要的。
假如借自己建一栋厂房,或者是高层厂房,面积都是几千上万方。
那一栋就要几千万!
一般的企业也是吃不消,而且很多企业也不需要这么大的面积。
这个时候就必须进行分割售卖。
比如有些企业需要1000方,有些企业需要2000方……
那这样来讲,对很多中小企业就很合适,面积适用价格又能接受。
根据前世的经验,陈年觉得这一点政府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决定,也要过会再报省里批准。
这是一个对工业项目的很大突破点。
();() 虽然陈年在前世看着有些地方都做的很好,全国各地都有在执行。
但是在2008年的而言,这个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考验自己的脑洞,也考验政府的担当力和敢于突破的精神。
大的框架进行谈判之后,陈年觉得这一条肯定要找专业的人员,进行沟通和汇报。
到时候估计自己还要额外做一份可行性分析给政府。
其他的至于财政补贴、税收政策等等。
这一方面自己只要把一些优惠政策给罗列出来就可以。
因为在政策和税收方面,政府都有相应的操作经验。
自己只要把相应的要求提出来就可以。
对方可以在内部讨论一下,应该就能给出答复,不需要自己再去解释分析。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企业准入的政策,这方面在上面要提一下,哪些企业可以进,哪些企业不能来,这个要对方明确。
不然自己这边公司辛辛苦苦招来了很多企业,搞到最后都入不了园区,那这个前面做的工作量就太大,损失也很大。
当然,这一方面解决起来也方便。
这边如果找到一个企业,把对方的生产需求、产业等汇报给政府有关部门过一遍,如果得到对方的肯定答复,然后再进行。
如果有关部门明确什么行业入不了,那自己这边就不用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对一些无用功的行为,自己能规避的就尽量规避掉,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自己提了这么多要求,对方肯定也有要求,这个要具体在会上进行讨论和判断。
至少几个大的方面,如果政府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那其他方面肯定也要做一些让步。
比如说税收方面进行奖励和返还,那首先自己肯定要先上交,才有资格跟对方谈。
如果自己一分钱都不交,还叫人家返还或者补贴抵扣,政府肯定是不同意的。
自己做这个就像做人做事一样,自己做出一定贡献,才能去要求别人回馈自己。
总之一句话。做任何事情,都要想着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