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末日三国行 > 第106章 格物致知(第1页)

第106章 格物致知(第1页)

连续一个月,张俊吃住都在永华城的工业区。

每天糜贞都会来送饭,慰劳他,认真的男人不是最帅也是最迷人的。

张俊没有马钧的执行能力,但是他脑子里有将近比这个时代多两千年的见识。

总能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本来科技树的加点通常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但是灵力复苏和马钧张冲强大的天赋之下,很多阻碍都变成的不是阻碍。

因为有张俊的知识在,很容易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张俊也没觉得科研就是科研的事,政务院的众多官员都被要求轮流来学习制造的过程。

用张俊的偷来的话说,生产力是根本,决定了经济基础,而适应经济基础才能调整出适配的政治制度,也就是上层建筑。

一开始很多人对张俊的话一知半解,特别是官员,学的是儒家的四书五经,会的是春秋大义,这进入工厂对他们来说就像君子远庖厨一个道理。

但是,张俊为此专门给他们上了一课。

题目就叫做《格物致知》

这堂课,所有手头能短暂放下的所有政务院包括军务院的人员都被叫了过来。

开篇,张俊用一个浅显的道理解释了什么他理解的格物致知。

“凡为官者,牧民也,也叫作管理者,管人管物管事。”

“我们经常讽刺一些庸官,说他们四季不明、五谷不分。”

“我们也称赞一些能人,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所以,了解天地间的运行规则,我称之为格物,学习、了解、研究、运用这些规则,我称之为致知。”

“为什么我要强调格物致知,还如此大费周章的让你们来听我说呢?”

“因为这是你们管理,做好所有本职工作的基础。”

为此,张俊举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当前,我们最大的底牌是什么?你们可能觉得是宝州的安定富足,民心团结。告诉你们,你们理解错了。因为你们之前读的书籍,教你们的都是格人,而不是格物。”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他们重要,但是这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普世观点,随着推广,大家自然会去遵循和掌握。”

“但真正的政务不是这些。我今天告诉你们,目前来说,我们最大的底牌是灵力转换技术,或者直白点,就是你们眼前的这台灵能装置。”

成功调起众人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张俊开始娓娓道来。

“如果我是政务院的官员,当我看到灵能可以转化为照明,也就是大家头顶的这盏灵灯时,会想到很多事情。”

“有了这个灯,宝州的夜间可以永远明亮,我们的工作时间就可以拉长!以前晚上只能睡觉休息,现在看得见了,工厂可以继续工作,学院可以继续学习,政务院也可以继续运转,所有的店铺都可以接着营业了,军队也可以继续训练,甚至原本黑暗中的邪物是不是这样一照就原形毕露了呢?”

“那么,如果宝州变成这样,我们要怎么管理,大家会不会休息时间减少?如果半夜要休息了,外面还闹哄哄的,需不需要有法条进行规范?”

“在退回来讲,这个灵灯我们可以用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克服黑夜,给我们带来无数的便利,那可不可以推广?”

“这时候就需要来了解这个灯的工作原理,哪怕这是马钧发明的,你们无法发明,但是当他出现了并且将会带来这么重要的影响,我们是不是就要去研究?”

“这就是格物致知,制造这个灯,需要一个能发光的灯泡,他需要用什么材料来制作?为什么会发光,因为有这个灵能转换器,可以吸收天地间的灵能,并将它们转化成能让灯泡发亮的能量,灵能转化器需要如何制作?什么材料?如果需要铁矿和铜矿,我们是不是要增加这些矿石的收集和开采,如果制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我们是不是要号召更多的人来工厂做工?如果一般的工人不行,那我是不是要开班授课培育人才?”

“一环扣一环!”

“而每每一环都要我们了解以后去思考,也就是格物以致知!”

“军务院的别走神,我是你们,会这么想,夜里能看见东西了,是不是发动夜袭的成功率就高了,夜间行军是否就更加安全了?这种装置如何轻便化,让军队更容易携带和使用?”

马钧是发明者,但是张俊想让大家都变成运用者,只有这样,一项技术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并且迅速推广。

“所以,大家不应该坐在灯底下享受成果,而是要来到这里,把这项成果的好处发挥到最大化。”

“财政司!”张俊看向了糜竺,现如今扬州平定,糜竺主政财政司,替换下了糜贞。

“这里的新技术都需要庞大的投入,我们自已来做,不仅费力还会出现资金压力,因为每一项技术的推广都需要时间才能产生收益。”

“这就好比你们糜家资助我张俊一样,这种资助是有风险的,但是一旦看到回报,会有人趋之若鹜的。”

“当前世家豪门最喜欢的投资是什么?是土地!因为有了土地他们就掌握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命脉。”

“我在领地实施土地改革,所有土地收归政务院所有,也等同于绝了他们的路,他们的财富积累没有的了最直接的方向。”

“这时候,就要有新的方向让他们投资,新的技术就是最好的投资方向。我把制作灵灯的技术转给这些世家大族,他们是不是就可以制造了?他们有钱,可以自已去采购原材料,雇佣民众,建设新的工厂,只要做出来的东西可以有销路,获得更多的财富,你会不愿意投资吗?”

“以此类推,很多东西我们管理者只需要出台政策,做好解释和引导,自然有人出钱出力为我们把事情做好。假设生产一个灵灯需要100铜币,有民众愿意200铜币来给家里安装一个,你会不会投资去办个厂?是不是只要民众的收入足够支付这笔费用,不需要我们政务院多少辛劳,就可以最短时间让宝州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

“至于民众,原本能选择的工作是不是也多出了一项,到灵灯厂打工赚钱?”

……

经济学的市场原理更为复杂,但张俊觉得自已只需要简单启蒙就够了,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自然会带动市场的变革。

这堂课过后,张俊相信政务院和军务院的思想将会焕然一新。

但也由于他的这堂课,在所有人眼中张俊已经被无限拔高,他的理论被记录并放入所有机构的必修课。

至少在宝州,他已经是圣人的存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