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摇头,“救天下。”
朱棣,“你预先知道景清要刺杀朕?又是靠你的那什么心理学、人类行为学推断出来的?”
黄昏继续摇头,“不是,臣并不知道景清要刺杀陛下,臣伤后醒来,一直复盘近来的大事,从两位殿下被贬,到黄金失窃案、微臣遇刺,再到上元大火案,以及长街奔马案,所有事情都生在紫禁城外,微臣思忖,这些事隐隐间都有关联,但为何全生在紫禁城外?”
“是以微臣大胆推测,因为有人要用紫禁城外的事情吸引陛下的注意力,真正目的是在紫禁城内策划一件大案,而紫禁城安防固若金汤,要想危害到陛下,只有朝臣在朝会上刺杀一途,是以臣不敢怠慢,哪怕是正值大朝会,也只能抱着大伤之躯,冒死前来提醒陛下,不料恰好遇见了这事。”
老子要洗白迷信外衣。
洗白的同时还要给自己争取政治资本。
合情合理。
朱棣颔赞赏,叹道:“可惜不是所有臣工皆如卿啊。”
第77章以天下太平收天下人心
没有什么话比这一句更能证明朱棣对黄昏的信任了。
黄昏却高兴不起来。
局势一点也不容乐观,景清刺杀朱棣,循着历史展的话,接下来一番君臣对话之后,景清会死,死便死了,但朱棣会布瓜蔓抄的旨意。
问道:“陛下打算怎么处置此事?”
朱棣不语。
态度很明确。
实际上历朝历代君王,对于刺杀者都是零容忍。
黄昏没有放弃,继续道:“如果微臣猜的没错,等下景清醒来,陛下责问于他,他必然是会说,此举乃是为故主复仇。”
朱棣冷哼,这不是明摆的事?
黄昏叹了口气,“不知为何,微臣想起了一个人。”
朱棣,“谁?”
黄昏缓缓道:“屈原。”
朱棣闻言略有愕然,旋即毫无情绪的冷声道:“我大明亡了吗?”
屈原投河,是因为楚亡国。
而如今天下,不过是天子从朱允炆变成了我朱棣,大明的江山依然是大明,我朱棣也是朱家嫡子,老大朱标早死,老二老三都先后归天。
按照道理来说,江山交给我这个老四也是说得通的。
老头子偏要交给朱允炆。
现在不过是一切重回正轨而已,他景清哪一点配和屈原相比。
黄昏没有退缩,继续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但在诸如景清这等迂腐读书人的眼中,陛下靖难便是不忠不义的大逆之举,所以建文帝死后,他站在读书人的角度来看,守住礼节,复仇也在情理了。” 朱棣哦了一声。
杀意渐扬。
小子,你别以为我真不敢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