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武临天下 > 第039章 志同人以群分(第1页)

第039章 志同人以群分(第1页)

带着皇帝口谕,董公公出得宫墙,去得刑部大牢。见到郑威已被大刑问候过,手腕、脚腕处血迹斑斑,皮开肉破,实不忍直视。想起誉王在养心殿说的那些话,肝胆顿时不寒而栗,连忙命人将郑威提出刑部大牢,送往张守城府上疗伤。

去得张府,宣读完陛下口谕,茶都未喝一口,急匆匆赶回宫里复命。

皇帝于御书房批阅奏折,听到郑经受刑之事,登时怒不可揭,口中不停地喊着:“逆子,逆子!”越喊越朗朗上口,伴随着微微的咳嗽声不止,甚是难听。

还好隔墙无耳,还好董公公从旁宽慰不停,就凭皇帝往常那得理不饶人的脾性,说不定真有可能会命人将端王提来,架到怒火上烤上一烤,看看端王身上的羽毛是不是真的长全长硬了。

董公公为了帮皇帝止咳,也为了帮皇帝熄灭怒火,让人泡了杯茶来,递与皇帝手中。

茶温适宜,皇帝喝了两口,甚觉味儿亲切。往茶杯里看了看,见是“君山银针”,内心陡然间似有所触,很快平静了下来。接着喝了几口,将茶杯放到桌案上,小声说道:“董宁,传朕旨意,让誉王即日起程,赶往荆湖剿匪。”

董公公应诺,想起一事,不经意问了出来:“陛下,誉王殿下若问起一事,老奴当如何作答?”

皇帝被茶水浇灭了怒火,心地平静,淡然说道:“有何事需要作答的?”

董公公回道:“誉王殿下曾奏请陛下您,封郑威将军为荆州团练副使,协同他前去荆湖剿匪。”

皇帝记起是有这么回事,因一时难以分辨事儿是好是坏,未立即做出回复。小过片刻,似有忧心地轻声问道:“董宁,依你看,派誉王去荆湖戡平叛乱,会不会给荆襄遗留后患?”

董公公见证着誉王殿下长大成人,誉王有多少能耐,有多少心思,心里一清二楚,很容易回复“不会”二字。可自从有人提出让誉王去荆湖剿匪后,所见所闻不是有利于朝廷,就是有利于誉王,要说誉王不能戡平荆湖叛乱,要说誉王不会给荆襄遗留隐患,未免为时过早。

伴君如伴虎这么多年下来,董公公不仅未让皇帝生出厌恶,还混成半个知心朋友,要说他心思不机巧,是有些说不过去的。皇帝既然愿意问他话,他说的话自是有可用之处的。他若说“会”,誉王大有可能去不了荆湖,他若说“不会”,万一誉王跟其他皇子一样,岂不日后难脱其咎。心儿两难之际,想起点什么,便笑着说了出来:“陛下,这个老奴可说不好。不过有两句话,陛下若让老奴非选其一,老奴就选其一好了。”

皇帝说道:“什么话?说来听听。”

董公公说道:“有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有人说:‘事在人为,人定胜天。’不知老奴是说前边那句好,还是说后边这句好?请陛下示意。”

皇帝心想:“朕父母所生,几经奋斗,方才贵为天子。若说‘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实不为过。”转而又想道:“朕已身为天子,荆湖剿匪会不会遗留后患,全凭朕这个掌舵人。誉王他们要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听起来也不无道理。”

想到这里,皇帝淡淡一笑,回董公公话道:“这有什么好示意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董公公欢然道:“陛下圣明。”

陛下既是圣明,自会有圣明决断,果然说道:“董宁,拟诏,拜誉王为荆襄处置使,拜姜山为荆湖剿匪招抚使,郑威官复原职,即日南下荆州,戡平荆湖叛乱。”

董公公领旨,却也将心中疑虑问了出来:“陛下,姜山一介白衣,未建寸功,直接拜为招抚使,就怕会引来满朝文武非议。”

皇帝两个哈哈,大笑道:“董宁,你这时候怎就犯糊涂了。朕要的是什么?朕要的快平定叛乱,朕要的是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永享太平。只要他姜山真是人才难得,能帮朝廷快戡平叛乱,还荆湖以太平,那朕就是慧眼识人,提前现并重用了人才而已。既未做错,何须惧怕招来满朝文武的非议。”

董公公见皇帝激情满怀,连忙附和道:“陛下圣明,老奴羞愧得紧。想那兵仙韩信,当年登坛被汉高祖拜为大将军时,何来军功可言,全仰仗汉高祖有识人之能,用人之量。”

皇帝道:“拟诏吧。”

董公公领旨,招来翰林院学士起草好诏书,盖上玺印,赶往誉王府宣旨。

誉王府迎来圣旨,全府上下喜不自禁,欢声笑语塞满王府每个角落,花见花开,树见树绿,草儿见了,也想着被拔苗助长一番。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万物逢春竟自然。

姜山昨日还是一介草民,身无寸功,今日却被拜为将军,着实受宠若惊。见行程在即,想起几个朋友需得见一见,邀请宋良玉同行。

两人出得誉王府,跨上马背,疾走于街道之上,大有那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

马儿一路欢跑,大半个时辰过去,于一客栈前停了下来。

望着那块镌刻着“士子客栈”的门牌,姜山、宋良玉两人心中五味杂陈。

曾几何时,多少学子乘兴而来,败兴而去。除了这块门牌历经风霜雪雨,默然屹立不倒,给人虚度年华做个见证,给人锲而不舍以资鼓励,士子客栈留给人的,不过是一片酸楚楚的回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