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帝业by封玖 > 第8章 暗影涌动(第1页)

第8章 暗影涌动(第1页)

宋涟听着两位亲王的争吵,静静地站在一旁,冷眼注视着两位亲王激烈的争吵。他的眼神深邃而沉稳,仿佛一切纷争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作为历经三朝的老臣,他早已习惯了朝廷的风云变幻和权力斗争。作为三朝老臣,宋涟深谙为官之道。他清楚地知道,在这场皇子们的斗争中,自己必须保持中立,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这是他为官的第一准则,也是他历经三朝依旧稳坐丞相之位的秘诀。

“左相!现在目前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目前的局势?尤其是现在父皇还没有音讯”燕王杨敢没有继续和齐王逞口舌之争,他转过头询问宋涟,希望能从这位大楚左相这里得到一些有用的办法来应对目前的局势。

燕王杨敢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急切与焦虑,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宋涟,等待着这位大楚左相的回答。

宋涟表情严肃,但神色从容,仿佛早已预料到会有此一问。他捋了捋胡须,缓缓开口:“王爷,局势虽然复杂,但非无解。当前要之务是稳定朝内,确保各方势力不因此生乱。”

宋涟顿了一顿,他继续说道:“皇上失踪,朝廷上下必定会人心惶惶。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先要做的是安抚百官,我这就以朝廷的名义下旨令就说陛下已经归国,目前正在赶回东都,让官员各司其职,确保朝政能够正常运转。同时,秘密派遣得力之人去寻找皇上的下落,这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他环顾四周,看到众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便继续说道:“而目前,朝廷新败,鞑靼人定会借此机会,重兵南下。当其冲的就是雁门关一线,因为朝廷北征导致雁门一线兵力空虚,单靠并州一州之兵恐怕难以抵挡鞑靼人的骑兵。”

说到这里,宋涟的眉头紧锁,显露出深深的忧虑。他接着说:“再者,幽州牧耶律旗津也派人传信给朝廷,目前幽州北疆也现了鞑靼人的小股先头骑兵。为了防止鞑靼人从幽州入楚,幽州的兵力暂时也无法擅动。”

他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说:“因此,老臣建议立即下令从司隶、冀州、青州、兖州四州调兵,立即出北上支援雁门。同时,朝廷也需要即刻调拨钱粮物资,以供给大军所需。”

宋涟的话语铿锵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他最后说道:“同时,朝廷应该立即快马传令给雁门守将燕楚,命他死守雁门关。一定要支撑到朝廷大军的前来,合力抵御鞑靼人的南下大军。”

燕王杨敢听着宋涟的分析与建议,不禁频频点头,深表赞同。他对宋涟的政治智慧和应对能力表示由衷的敬佩,认为这位三朝老臣的决策对于稳定当前局势至关重要。同时,他也意识到,要应对这场风波,需要团结朝廷上下,共同抵御外敌的入侵,守护大楚的江山社稷,这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燕王杨敢缓和了语气,对齐王杨勇说道:“三弟,就由你率领东都禁军人马,立即北上寻找陛下的踪迹。一旦现父皇,立即护送他回东都。诏令就由左相起草,我来盖印。”

齐王杨勇听后,轻哼一声,转身便离开了。他随即率领左右翊卫北上,寻找大楚皇帝去了。

望着齐王杨勇离去的背影,燕王杨敢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深知,自己的这几个兄弟之间因为早年太子的离奇病逝和皇帝未立新太子的事情而心存芥蒂,都对皇位虎视眈眈。

一旁的宋涟目睹了这一切,也不禁哀叹。作为三朝老臣,他历经风雨,见证了皇室内部的纷争与变迁。他深知皇位的诱惑对于这些皇子们来说是多么巨大,而这场争斗又将会给大楚带来怎样的影响。

然而,作为左丞相,他必须保持中立,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他只能希望这场纷争能够尽快结束,让大楚恢复往日的安宁与稳定。同时,他也默默祈祷着失踪的皇帝能够平安归来,为这场纷争画上一个句号。

“陛下啊,陛下,”宋涟哀叹一声,“当初老臣就说,这次北征注定失败,可是你却没有听老臣的意见。如今,局势如此紧张,老臣真是忧心忡忡。”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担忧,仿佛看到了大楚王朝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三朝老臣,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尽己所能为朝廷出谋划策,帮助大楚度过难关。

宋涟不禁回想起当初向皇帝进谏时的情景,那时的他满怀信心地希望皇帝能够采纳他的意见,避免这场可能的灾难。然而,皇帝并未接受他的建议,如今局势的展也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沉重。

········

在广袤的草原上,魏无忌率领的残余楚军骑兵正在拼命奔向雁门关。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斗后,这支队伍已经疲惫不堪,人人带伤,衣甲不整。

士兵们的铠甲上布满了刀剑的痕迹,有的已经破裂,有的则沾满了血迹。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坚毅,眼神中却透露出不屈的意志。由于连续的奔波和战斗,许多士兵的伤口已经感染,脓血渗透出绷带,但他们却紧咬牙关,一声不吭。

不时地,有重伤的楚军从马背上跌落,但他们不能停下来去救助这些战友,因为此刻所有人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尽快赶到雁门关。每一次的颠簸都可能让伤口再次崩裂,但没有人抱怨,只有坚定的前行。丢盔弃甲的情况在这片草原上屡见不鲜。许多士兵的头盔早已在战斗中失落,有的甚至连手中的兵器和盾牌都已残破不堪。

“将军,我们已经快到雁门关了,离鞑靼人大概还有两日的路程,您要不要休息下,处理一下您身上的伤?”魏无忌的亲兵焦急地说道。

魏无忌坚定地摇了摇头,“不行!我们越早赶到雁门关,才能有能力抵挡鞑靼人。所有人加快度,全力赶到雁门关!”

他的声音虽然略显沙哑,但却充满了坚定与力量。魏无忌知道,此刻的自己不能倒下,必须带领士兵们尽快赶到雁门关,为防守雁门关争取更多的时间。

他忍受着身上的伤痛,率领着残余的楚军骑兵在草原上疾驰。每一次颠簸都让他感到一阵剧痛,但他却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他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士兵们的动力,也是他们的希望。

在魏无忌的带领下,楚军骑兵们加快了度,全力向雁门关赶去。

“大郎,你说我们能抵御住鞑靼人吗?”关邢一边吃着炊饼,一边忧心忡忡地问李承文。

李承文咽下一口炊饼,沉吟片刻后回答:“我也不知道。尤其是这次我们楚军战败,损失了三十万精锐,现在整个边军的兵力都不足。目前还不确定鞑靼人会从北疆的哪一线进攻,虽然并州已经尽量派出援军,但短时间内恐怕也不会有太多兵力增援。现在,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朝廷的援军能尽快赶到。”

说完,他叹了口气,继续啃着手中的炊饼,眉头紧锁,显然对未来的战况充满了担忧。关邢听后也陷入了沉思,两人都明白,接下来的日子将会异常艰难。然而,作为军人,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盼望能够守住边疆,保护家园的安宁。

“其实,早在这次出征之前,就有人和我说过我们这次北征有很大的几率会失败。”李承文轻叹一声,脸上流露出一种复杂的表情。

狗子听后惊愕地问道:“谁啊?谁这么早就知道这次会失败?既然他早知道会失败,为什么不说出来啊?”

李承文苦笑着摇了摇头,“是我家二郎,他从小就是一个混世魔王的性子,总是有着各种奇思妙想,而且艺高胆大。别看他今年才十二岁,却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他经常说一些胆大妄为的话,但在某些事情上却有着独到的见解。当时朝野上下都对北征充满了期待,他却说这次北征必败。我一开始也只当他是在胡说,可现在看来,他的话似乎有些道理。”

“就是那个愣头小子啊!”关邢回想了一下,惊讶地说道,“我记得你家二郎今年才不过十二吧,这十二岁的小子就能说出这种话?”

“确实如此,”李承文点头,“他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成熟和洞察力。我时常觉得,他虽然看着像个孩子,但是性子却像个大人,仿佛他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次北征之前,他曾多次提醒我要小心谨慎,可我当时并未在意。现在看来,确实如他所说啊。”

“你家二郎是怎么说的?”狗子在一旁说着

回忆了下当时老二说的,“大哥,这次北征你一定的注意,我觉得此次北征注定失败,先当今皇帝昏庸无能,绝没有领兵统兵的才能,其次出兵要讲一个师出有名,这次北征是以什么名义出征的?仅仅是为了征讨鞑靼人,为了拿回西域商路,可是这是真的吗?那西域商路虽然有鞑靼人骚扰,可是真正掌握西域商路的确实北疆的那五姓十足。这次出征说白了就是为了满足皇帝想持强凌弱,因此拿鞑靼人开刀,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功绩,可这样一来就是师出无名。第三,现在我们大楚对鞑靼人究竟了解多少呢?要知道,上一次大楚和鞑靼人交锋意见过去了近三十年,最后一次出征还是先帝在位的时候,这都三十年了我们对鞑靼人目前究竟展成怎么样一无所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就凭这三点我大楚就已经败了六成,再加上此次出征跟随的大臣都是溜须拍马之辈,大军的后勤补给怕早就被这些人吃空了,即使是魏无忌魏大将军领兵,由这些人掣肘,他老人家恐怕十分力也只能挥个十之一二就已经顶天了,而且老将军毕竟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了。”回想了下二郎所说的,李承文把那些说当今皇帝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论做了删减和那些骂人的三字经删去后,用自己的语言把这次失败的原因和关邢和狗子说了说。

关邢和狗子听后默然无语,他们开始意识到这次北征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李承文的话让他们对这次失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他们对二郎的见解感到惊讶和佩服。

“好一个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兄弟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番话,将来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这时,一个疲倦而又苍老的声音从墙外传来。

李承文几人往外一看,惊讶地现老将军魏无忌不知何时已站在外面。他们立刻单膝跪地,齐声说道:“征北军前军斥候营第三斥候队,百夫长李承文拜见大将军!”

魏无忌微微点头,示意他们起身。他的目光在李承文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你刚才所说的话,我都听到了。你的兄弟很有见识,他的观点很独到。这次北征,我们的确犯了很多错误,而这些错误,正是导致我们失败的原因。”

听到魏无忌这样说,李承文连忙摆手,谦逊地表示自己的二弟只是年幼无知,那些话只是他随口说的,毕竟其中有些言论颇为大逆不道,可轻可重。

魏无忌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过于紧张,“没事,都坐吧。我也是刚刚才赶到雁门关。”说着,他扶着桌子缓缓坐下,行动显得有些不便,似乎是受了不小的伤。

李承文等人见状,赶忙上前搀扶,并关切地询问魏无忌的伤势。魏无忌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表示无碍,然后继续说道:“其实,你兄弟的话很有道理。这次北征,我们的确犯了很多错误。但是,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你兄弟能够看到这些问题,说明他是个有见识的人。将来,他或许能为我们大楚做出更大的贡献。”

众人纷纷落座后,魏无忌开始详细询问北征的具体情况以及鞑靼人的情况,为将来的战争做好准备。而李承文等人也毫无保留地将他们所知道的情况一一汇报给魏无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