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走,路上拦着一只狗,棍子最重要。要是经常没有事就拎一根棍子上街,就成了二百五。
所以一定要有场景,做什么情况下什么最重要。
就整个人生的普遍性来说,使用频率最高的当然是生命和金钱。所以大部分场景这两个排第一第二。
这种比较富裕的家庭。小孩子不可能感受到生活的压力。那么压力只会来自于一个方向。就是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爱好。而强势的一方是父母,所以孩子出问题之后大多消极抵抗。
人的负面情绪没有出口,就会导致精神问题。
这个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没有化解的途径。
孩子喜欢游乐,需要开心。但是父母总是希望他们,多把时间放在学习上。
这种矛盾。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很难和平相处。
很多朋友在外面都很成功,甚至是人模人样,呼风呼雨的。
但是他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回到家了以后。就会沮丧,感觉到老婆不能理解他。孩子不愿意搭理他。
不是能不能沟通的问题,是根本就不会沟通的问题。
不畅通的沟通,会造成更加的心理压力,导致他更想了解孩子。
一些父母就做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儿。
在早年的时候就是偷看孩子的日记。导致他孩子想写的东西不敢写进日记里。
现在,有些父母就偷看孩子的手机。还有一些更加固执的家长,中学了,也不给孩子买手机。买个手表电话。
他的出点是防止孩子耍手机、打游戏,把他当一个5岁的小朋友在管。
孩子的心理会怎样呢?
反抗。
可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明白。他们没有现孩子在反抗。他们不明白,孩子的反抗并不是要表现在你对抗,争吵。
我们想一下,什么是反抗?一定是弱的一方对待强的一方。是不满和抵触、斗争叫反抗。日本鬼子进村了,刺刀明晃晃的,枪里还有子弹呢。你怎么反抗?满脸堆笑,不代表我心里不反抗。
这就是常态,也是99%人用的办法。
微笑是反抗最普遍的存在形式!
这是我的话。但是不接受反驳。
试想一下,在学校老师批评的时候,学生在忏悔吗?
大多时候,他们会在心里骂你。
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一定要听话,这里面的逻辑就是,他认为自己懂的比孩子多,所以有教的资格。
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有吗?
有几个人敢正视孩子的眼睛说,自己在1o岁的时候,比自己1o岁的孩子懂的多。
科技的进步,让孩子有了更多的工具和途径了解,已经知道了很多的知识,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
假设有一个四十岁的家长,他先会觉得自己有四十年的经验。
在社会中,在家庭里,年长的人代表了过去,年轻代表着未来。
用过去规划未来是传统,这种未来是路的,是能够看见的。
如果有翅膀,想飞起来,父母愿意打开窗户,让他飞向天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