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我在古代养夫郎 > 第76章 串门(第1页)

第76章 串门(第1页)

上午把事情都干完了,田野还打算去拜访典史家,就让唐山水先回去,嘱咐他别忘了晚上来自己家对账,唐山水应了就往回走。

田野还留出一双虎头鞋子,这鞋是留给典史家的然哥儿的,而且周老爷子的寿宴就快到了,自己还得跟典史夫夫再商议一下寿宴要做的准备。

一家四口来到典史家,还是熟悉的小厮开了门将他们迎进厅堂里坐。田野今天算好了典史大人休沐,没一会儿就有个小人啪嗒啪嗒跑过来拉着小苗儿了,然哥儿奶声奶气的同田野何笙问了好就想拉着小苗儿去院子里玩儿,好几天没见着小伙伴了可有些想了,当然也想小苗儿带来的奶糖。

随后而来的典史夫妇笑话然哥儿,周氏身为妇人爱美且审美好,一眼就看见小苗儿和另一个孩子脚上穿的鞋了,落座后就向何笙询问,何笙招手让小苗儿和栓子到跟前来,他先是跟典史夫妇和然哥儿介绍了栓子,只说是自己和田野的养子,典史夫妇心里有些疑惑面上却不动声色笑眯眯的和栓子打招呼,然哥儿倒是接受的快,又有个小伙伴一起玩儿了。

何笙很满意几人的态度,然后和周氏说起了邻家阿么做的虎头鞋子,听到他俩特地给然哥儿留一了双,周氏很开心,这鞋子样子精美,讨喜又好看,过两天她爹寿宴上然哥儿一穿又要惹来自己妯娌姐妹的羡慕。

然哥儿也迫不及待的换上了新鞋子,盯着脚上的小虎头走来走去的看了半天,见他喜欢典史大人也是开怀,让丫鬟备些糕点带几个小孩儿去院里玩耍。

说到糕点田野一拍脑袋想起来了,他从背篓里拿出一个大油纸包,里面装了好些何笙最近做得烘焙甜点,有原味黄油曲奇,被他自创的加了坚果的杏仁曲奇,加了果脯的葡萄干曲奇和田野教他烤的薄脆饼干。

烘焙这东西做起来就上瘾,何笙连着好几天每天都要做一烤炉饼干,饼干香甜酥脆,栓子还有些自制力,小苗儿是吃起来没完,吃多了饼干就吃不下饭,被田野勒令一天只能吃一块,晚上也要一家人轮流着监督他用做好的牙刷认真刷牙才行,于是家里的大部分饼干都被田野打包拿来给典史夫妇和然哥儿尝尝了。

这饼干从油纸包一打开就有一股扑鼻的奶香味,周氏先给然哥儿拿了一块,随后自己也尝起来,这曲奇饼干入口奶香酥脆,好吃极了。

有些不矜持的把几个口味尝了个遍周氏才不好意思的停下手,喝了口茶水,郑重地对何笙夸奖道“原以为田老板的手艺已是最好,却不想笙哥儿也是不遑多让啊,这点心好吃极了,别说是小苗儿这样的小孩儿,就是我也少不得贪吃了些。”

何笙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却也没有谦虚,他最近早被田野夸的自信了许多。

周氏接下来说起了正事,今天吃了何笙做的点心才现自己从高档的点心铺子里买来的根本比不得,于是也想订购些这饼干到时候寿宴上一起用。

田野感叹典史夫人的大手笔同时也看向何笙询问他的意见,毕竟这点心现在是交给何笙来做了,要看他做不做得来,要是时间太紧迫这次就先作罢。

何笙回望田野有些期盼的点了点头,他想让自己做的点心被更多人吃到,他们的赞赏会让自己有更大的信心和动力。

田野明白了他的想法对这周氏同意了她说的采买,几人商议了一番采买的糕点种类数量等等,又顺势说了过几天的寿宴的食材准备。田野还提前告知了他们到时候宴席上的寿桃包将被换成更加精致好看且美味的寿桃蛋糕,这蛋糕是什么典史夫妇并没听说过,心里有些犹疑,不过想到田野和何笙的手艺还是没什么意见了。

聊完了正事田野也顺便出了邀请,自家房子盖了一个多月时间,月底就可以上梁了,下月中旬自家就能搬进去居住了,到时候田野要摆几桌乔迁宴席,特请典史夫妇带着然哥儿赏脸去做客。

听他这样说典史夫妇当然应好,这席面由田野亲手来做拿手菜,典史大人就算不被邀请也是要腆着脸去的。

众人哈哈一笑,又聊了几句家常田野突然想起什么想典史大人打听到“李大哥,我们家现在养了两个孩子,以后怕是要长时间在镇子上经营了,我想着把两个小孩儿送到学堂里去,只是不知这学堂有什么讲究没有,哥儿能不能去?”

何笙也十分关心这个问题期待的看着典史大人。李典史闻言敛了笑容有些愁苦的叹了口气“不瞒你们说,我们两口子也为这个问题愁过啊,我那大儿子上学堂的时候十分顺利,我就问过学堂夫子,书院的先生多是从朝中退下来的士大夫,学问做的是不错,可为人却迂腐。我也清楚本朝没有几个哥儿能入的学堂,不光于名声有碍,那些夫子也觉得教习哥儿面上无光。我是受不了送然哥儿去学堂受气的,一年前便请了私塾先生带着族里几个孩子一起上族学了。”

田野听闻有些遗憾却并不气馁,这也是他意料之中的结果了,以这个时代对哥儿的局限性怕是不能上学,不过没关系,自家的哥儿自己来疼,他会有办法让小苗儿上学堂的。

他捏捏何笙得手作安慰状,说了几句宽心的话也安慰有些愤懑神伤的典史夫妇。

几人之后没有多聊田野带着一家三口和典史一家作别后就往家里赶。

到家后先把唐家一家请过来,两家人在堂屋里坐了,田野把这阵子的账本摊开到明面上把账目一笔一笔的细算了。

这第一批做的鞋子满打满算共五百五十双,共计卖了11o两银子,这银子刨除15两买布料丝线的成本,包括小敏姐在的五个绣工每人每天五十文工钱,人工费二两半银子,剩下的利润有九十二两半银子,两家五五分一家得了四十六两银子和一些碎铜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