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驸马又来认错了 > 第34章 你们俩出去(第2页)

第34章 你们俩出去(第2页)

谢阳阳只好回去找那个买面具的小摊。都···挺丑的,就这些古代面具,其实就是个纸糊的小玩意,画的东西还都这么抽象。正好看到那个卖面具的是一边画一边卖,谢阳阳就和老板说,他自己画。

画什么呢,狐狸面具?小丑?还是带土?

有了,暴风兵!虽然这些面具粗糙,但是意思到了就行了。铛铛铛,一个克隆人士兵面具出炉。

女壮士看着谢阳阳画的那个面具,再把自己的拿下来,觉得没谢阳阳手里那个那么奇特加霸气,直接就把谢阳阳刚画好的那个暴风兵面具给拿了过来:“这个我要,你重新画一个。”

好吧,再画一个···谢阳阳又不想继续画暴风兵了,他看到摊子上还有黄色颜料,突然想到了一个。

海绵宝宝!

然后暴风兵女壮士看着海绵宝宝谢阳阳,虽然看不到具体表情,但是那股子嫌弃倒是很明显。

后面跟着的金刀还有另个皇后身边的宫女,看着这俩越时代的面具,表情丰富中带着一丝欣慰。

一路上倒是有不老少小朋友,看着他们俩戴的面具,要不被吓得跑到一边,要不就是指着对大人说我也要!我要那个白猴子黄麻子!女壮士听到后,还要举起手去吓唬人家一下。

好吧,虽然一起逛街的人有点怪,但是这样走在灯火璀璨充满人间气息的街头,倒也别有一番的——放松。

街上还有很多表演的艺人,当然也有钻火圈的,还有卖唱的,那些卖唱的一般都是一人站着唱曲,然后是坐着弹着琵琶或者三弦的伴奏,因为街上实在是太热闹了,得走近才能听清楚,所以这些唱曲的人身边围着的人都不多。

女壮士因为不断的吓唬小朋友,和谢阳阳之间的距离倒是近了一些,她看到有个应该十二三年纪的小姑娘,正在路边咿咿呀呀的卖力献唱,后面是一个坐着弹三弦的老人,不过没人围着,女壮士就走了过去。

谢阳阳也等在一旁听着,他包括原身对戏曲了解都不多,就觉得这小姑娘···声音并不差,有符合这个年龄的甜美,但用来唱曲就显得挺一般。小姑娘应该用的是当下民间流行的唱曲方法,又因为当下洛阳方言里有股子厚重味,所以唱出的曲子也颇有点悲凉中带着力量感。

大过节的谁要悲凉加力量啊,难怪没人来听。

女壮士听了会,觉得也有些无趣,就让金刀赏了他们一些钱,然后就说你们唱这个不行啊,要唱些欢快的,要不就秀才暗恋小姐之类的,不然谁听啊。

小姑娘尴尬的回答:“只会这一···”

谢阳阳听了小姑娘的坦白,倒是觉得有趣,想到了小丫头。估计这会小丫头正在马哲小筑里继续大吃大喝呢,今天过节,谢阳阳和院子里的人说了,都敞开吃,随他们各自点菜,然后俩大厨就一脸黑的看到小丫头写满了一张纸想要吃什么。

“才会一你们俩就出来卖艺啊?”

后面坐着的老人站起身来行礼后回答:“我这孙女想趁着中秋给弟弟赚点书本钱,因为练得赶,所以只会一。”

女壮士估计是觉得正好口渴,看这一老一小似乎也没带什么喝的,就让金刀去买点喝的来,也给这俩买,她就靠到一边休息。

谢阳阳看着这一老一小有点孤零零的在街头卖唱还非常不专业的样子,就想起了他以前就很想做的一件事:当个街头艺人。

现在在另个时空的古代,还戴着面具,周围又是灯笼人群,此情此景,一个实现梦想的好机会啊!

而且,女壮士老祖虽然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给抄走了,但是,我也不是非得抄诗啊。

谢阳阳就走到他们俩面前:“我唱一歌,然后老人家,您先听一遍,看看能不能伴个奏,然后小姑娘,你就现场学,很简单的。”

谢阳阳就尽情的开始挥他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和同学去ktV聚会的本事,给两位非专业人士唱了一歌。

老头懵了,小姑娘笑了。谢阳阳唱完一遍后问老头,能不能伴奏?老头点头,表示可以。

然后谢阳阳就站到了刚才小姑娘站的那个位置,幻想自己已经走上了某某好声音的舞台,开始进入状态深情演唱(已自动切换成当时的语言):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我爱你有几分

我的情也真

我的爱也真

月亮代表我的心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我爱你有几分

我的情不移

我的爱不变

月亮代表我的心

······

(不用担心这个“爱”字在古代会被认为是过于那啥,实际上,在近代之前,“爱”更多是用于表达和子女家人、美景事物之间的情感。)

老头的伴奏也越来越和歌曲契合,虽然肯定不是那味,但是调子上已经能够起烘托的作用了。然后就是,唱到第三遍,已经开始有人过来;唱第四遍,好几个人过来;第五遍,谢阳阳让小姑娘和他一块唱,让她把悲凉感去掉,已经围上来一层的人了;第六遍,谢阳阳和小姑娘一起合唱,因为小姑娘的声音比较清脆悦耳,已经有两层人了;第七遍,谢阳阳教小姑娘可以一人唱一段,并鼓励她尽量用自己原本甜美的声音来唱。

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

金刀买回来的香饮子,都忘了递给被围着的内场三人。而女壮士则手拿着香饮子,也忘了把面具摘下来喝上一口。

第八遍,谢阳阳让爷俩独立演出,确定没有什么大问题了,最多就是让这爷俩演唱的时候表情要带着微笑,别一副唱《武家坡》似的大眼瞪野菜。

围观的人群们想喝彩叫好,但是这姑且称之为“曲”的,温婉动听,似乎更应该用热情夸奖而不是大声喝彩。不过不管用那种方式表达喜爱,都不影响他们投币。

因为爷俩是街头唱曲不是卖艺乞讨,所以并没有放个碗啊什么的在前面,一般都是有人过来听,觉得喜欢了,会直接给他们些铜板然后继续听,意为买唱,就类似你付费听歌。

金刀忘了拿香饮子给他们,是因为帮着收钱收太多了。很多人来听了一小段就迫不及待的掏钱,搞得谢阳阳都在想,要不要再教他们一?就这么来来去去就一也挺单调的。

抽空喝水的时候围观的众人叫着好,喊着让“黄麻子”再给唱新的,非专业人士爷俩还有女壮士,也盯着谢阳阳。

唉,罢了,多一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