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继位的时候,的确赶上了小冰河时期,天太冷了,粮食欠收,这是天灾。
但张凡一直觉得,天灾只是一方面,天灾这一个因素还不至于让整个大明朝垮台。
人祸才是最关键的。
自明太祖建立大明以来,明朝的许多制度已经跑了两百多年,就没有变过。
后世某位伟人不是说过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可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大明人口不断增加,士农工商繁荣发展,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经济基础早就不再是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候的那个样子。
后面一直不改革,僵硬的上层建筑,肯定是对经济基础起到了反作用的。
就说这财政税收政策,从老朱开国到现在,税额就没有变过。
天下哪有这般道理?
看完天启七年的财政税收,崇祯心中是百感交集,这样下去,军饷拖欠,七个月之后的辽东哗变肯定会按照历史来重演。
那次哗变最后肯定是安抚下来了,但对军中士气打击还是很大的。
崇祯二年,李小哥的狗腿子们开始造反,加上京师迎来了一场重大的危机,己巳之变,距离现在也只有不到两年时间了。
所以啊,给自己先立两个个小目标:防止己巳之变和李小哥造反。
己巳之变是因为军事废弛,对皇太极的战略判断失误,李小哥造反是吃不饱饭。
如此看来,找孙承宗和宋应星来,就是为了解决这对应的问题了!
孙承宗便是保定府人,离京师非常近,他是天启年间辽东军事的扛把子,明末著名的宁锦防线就是孙承宗一手规划、操办出来的。
这个防线有多牛?
直到明朝灭亡,建奴都没有攻破。
若不是吴三桂开关,建奴这辈子都别想入主中原了。
而且,明末能打的将领,几乎都是孙承宗的手下。
孙承宗身上有很浓的军人作风,接到皇帝的传召,连夜赶路。
天还没有亮,崇祯起来上早朝的时候,王承恩便跑来给他说:“皇爷,孙大人正在宫外听宣。”
“走!”
不多时,崇祯到了太和殿。
朝臣们行三叩九拜大礼后,崇祯稳坐龙椅上,俯视群臣道:“诸位爱卿,今日有何事要奏?”
昨日崇祯在殿上一口气杀两个重臣,官员们到现在脑子里还是懵逼状态。
他们不明白这位新皇到底怎么想的。
昨天的行为和他过去几个月登基的行为完全不一样。
之前定罪魏忠贤,朝中不少大臣都受到鼓舞,即便非东林党人,也觉得新皇登基有新气象了。
但现在,这急转弯,让所有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们也不敢预判接下来事情会往哪方面走,也不知道皇帝打算怎么做。
所以,为了保命,索性都不说话了。
魏忠贤被搞了一次之后,交出司礼监掌印,现在老老实实带着东厂,也不敢再嚣张,他也体会到“皇帝一句话,自己坟头爬”的恐惧。
就连他下面的五虎、五豹、十狗现在也低调了很多,老大不发话,下面的人即便找了文官一些麻烦上报上来,他魏忠贤也不敢再乱做决定。
所以,此时的朝局,所有人都处于一种静止不动的状态,大家都觉得,谁先动谁倒霉。
面对明末朝堂这复杂的局面,崇祯也不打算跟这些个大臣斗太多,反正刀子在自己手里,接下来就按照自己的意思来重设中枢了。
见无人说话,崇祯道:“既然诸位爱卿无话可说,朕倒是有话要讲。”
朝臣们连忙道:“请天子明示!”
崇祯冷声道:“薛爱卿,你来给说说,为何蓟镇的工事修了三年,一盘散沙!”
薛凤翔连忙出列,跪在地上:“回禀陛下,臣已经着手在加固。”
“你上次给朕的提案中,可没有提到重点加固蓟镇的工事!”
薛凤翔心中一颤,暗暗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