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博的心里陷入悲观的时候,天空飞过一朵云,遮挡了月光,原本显得模糊的夜,这时候显得更加模糊。
李云博望着虹山,在模糊的夜色之中,依稀可见虹山的身影。
虹山,是那么的巍峨,是那么的高昂,是那么的然,它仿佛是一个孤独的使者,把孤独,把寂寞,永远留在身上。
风来了,它不拒绝,云来了,它不拒绝,雨雪冰霜来了,它还是不拒绝,它以大气,它以奉献,赢得了人们对它的敬仰,赢得了人们对它的顶礼膜拜,那么,我为什么不去学虹山?也被人敬仰?也被人顶礼膜拜?
哦,哦,这只是一种想法,一厢情愿而已,我是什么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除了跟泥巴打交道,还是跟泥巴打交道,像我这样的人,敢跟虹山比吗?不能,绝对不能。
人嘛,总是会死的,任何人都逃不过死,连皇帝都会死,我一个底层百姓,又何必在意死?只不过现在不能死,现在正在打仗,正在跟侵略者打仗,等到我们把侵略者赶走,等到我们收复失地,我再去死,那叫笑着走向另一个世界,那叫死而无憾。
在李云博的想象里,抗战是摆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在这件头等大事面前,他除了去地里干活,除了多生产粮食,他不想有第二个选择。
抗战胜利以后,县里肯定会举行庆祝大会,到时候县里会不会请我参加?不会,肯定不会,一个普通百姓,不会被人请去参加庆祝大会的,我如果有幸活到那一夭,能够站在某个角落,去感受一下庆祝活动的热烈气氛,就算十分幸运了。
但是,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仗要打到什么时候?关于战争的进程,不要说一下普通百姓,就算县长,就算比县长高几个层级的人,也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战后,许多学者,写过许多反映滇西战争的书,这些书,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滇西战场的绝对冷酷。
就当时的战场态势而言,中国大军是攻方,外敌是守方,中国大军攻势凌厉,外敌守势顽强,最终中国军队胜利,外敌战败退出滇西。
一寸山河一寸血,收复滇西之战,中国军队,中国百姓,中国孩子……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这场战争告诉人们,生活在和平时代,是多么的幸福,是多么的幸运,同时也告诉人们,珍惜和平时代的生活,是全人类的主题。
李云博不会知道这些,他只是隐约感觉从李刀碧离家出走的六个青年,可能去了战场,去战场跟外敌拼命,他没有想到那六名青年,最后全部死在战场,以死亡的方式,干净而彻底地洗涮了外敌施加给他们的屈辱。
李云博在火把树下站立许久,中秋过后的夜晚,风里带着些微的凉意,给人一丝略微的清凉。
李云博把视线从虹山收了回来,他提起脚,向李刀磨本主庙走去,然而刚走几步,他意识到了什么,停止了走路。
导致李云博停止走路的诱因,是他抱在怀里的两只鸡,是其中一只鸡的叫声,尽管那叫声不大,但是惊动了李云博,促使猛然停止了走路。
李云博走向李刀磨本主庙,又突然停下了脚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在来说明这个问题?